
即風箱。《吉林日報》1977.1.7:“一看原來是 鄧6*穎6*超 同志正和婦女們在廚房裡談笑着,學着拉燒火的風匣呢!”《人民文學》1980年第6期:“ 李芳 蹲在竈前點火做飯,輕輕地拉着風匣。”參見“ 風箱 ”。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風匣漢語 快速查詢。
“風匣”是“風匣”的繁體寫法,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定義 指傳統鼓風工具“風箱”,主要用于竈台助燃。通過人力拉動産生氣流,将空氣送入竈膛增強火力,常見于舊時農村廚房。
二、結構與原理 • 主體結構:木制箱體、拉杆、活塞、風門等部件組成,通過拉杆驅動活塞産生氣流。 • 工作方式:運用杠杆原理,推拉活動木闆使空氣循環流動,實現鼓風功能(注:該網頁權威性較低,但結構描述與其他來源一緻)。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燒火做飯、煉鐵鼓風等場景,尤其在柴草潮濕時,能有效減少濃煙并加速燃燒。20世紀70年代仍見于東北、華北等地的農村家庭。
四、方言與文化 • 方言别稱:在河南懷慶等地方言中,因“箱”“匣”混用而稱風箱為風匣。 • 曆史印記:作為傳統竈間工具,承載着舊時生活記憶,如老北京胡同中的深色木制風匣仍留存于部分老宅。
五、延伸說明 需注意個别文獻(如)将其引申為“心胸開闊”的比喻,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詞典與文獻,建議以實際器物解釋為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