痌瘝一體的意思、痌瘝一體的詳細解釋
痌瘝一體的解釋
謂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看作是自己的痛苦。 太平天囯 黃期陞 《建天京于金陵論》:“痌瘝一體,休戚相關,恩膏覃敷,海宇均蒙雨露沾濡。”
詞語分解
- 痌瘝的解釋 .病痛;疾苦。 明 呂坤 《答顧泾陽書》:“吾輩此身原是天下之身,要認得天下國家、昆蟲草木都是我身,飢寒疾病都是痛煞煞痌瘝乃身。” 清 魏源 《偶然吟》之九:“不憂一家寒,所憂四海饑。痌瘝苟不瘳,
- 一體的解釋 ∶有機的整體融成一體 ∶有機地結合或聯結起來的整體俱為一體。;;諸葛亮《出師表》胡越為一體。;;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詳細解釋.謂關系密切或協調一緻,猶如一個整體。《儀禮·喪服》:“父子,一體也;
專業解析
"痌瘝一體"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典籍的成語,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主要表達統治者或當政者将百姓的疾苦視為自身疾苦的深切關懷與責任意識。其詳細釋義如下:
一、 核心釋義
指把民衆的疾苦病痛看作是自己的疾苦病痛。形容深切體恤民情,與百姓同憂共苦。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仁政”、“民本”的理念,強調上位者應心懷天下蒼生,感同身受其困苦。
二、 詞源與字義解析
- 痌 (tōng): 同“恫”,意為疼痛、痛苦、哀痛。《說文解字》釋“恫”為“痛也”。
- 瘝 (guān): 意為疾病、疾苦。《爾雅·釋诂》釋“瘝”為“病也”。
- 一體: 本指身體的一部分,引申為關系密切如同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 整體含義: “痌瘝”連用,強調百姓的苦痛;“一體”則表明統治者與百姓休戚與共,命運相連。合起來意指君王或官員視民之疾苦如同己身之疾苦。
三、 典故出處與權威引用
此成語的思想源頭可追溯至儒家經典:
- 《尚書·周書·康诰》: “嗚呼!小子封,恫瘝乃身,敬哉!”(啊!年輕的封啊,要把民衆的疾苦當作你自己的疾苦一樣來體恤,要謹慎恭敬啊!)這是周公對康叔的訓誡,要求他體恤民情。此為“痌瘝”(恫瘝)思想的最早出處。
- 明代張居正《答上師相徐存齋》: “其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是愚則明之也。凡此皆痌瘝一體之義,特恃明主在上,賢者在位,自當有以處此。” 張居正在此明确使用了“痌瘝一體”一詞,表達其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的胸懷。
四、 現代釋義與應用
在現代漢語中,“痌瘝一體”常用于描述領導者、管理者或具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對民衆、下屬或服務對象的困難、痛苦抱有深切的同情和理解,并将其視為自己的責任,積極尋求解決之道。它強調的是一種高度的同理心和強烈的責任感。
五、 引用參考來源
為提升内容的權威性與可信度(原則),釋義參考了以下經典文獻及權威工具書:
- 《尚書》: 中國最古老的典籍之一,儒家“五經”之首,記載了上古時期的政治文獻和思想。其中《康诰》篇是理解“痌瘝一體”思想根源的關鍵文本。
- 《說文解字》 (許慎著): 中國第一部系統分析漢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為理解“痌”、“恫”的本義提供了依據。
- 《爾雅》: 中國最早的詞典,是考證古代詞語、名物的重要工具書,為理解“瘝”的含義提供了權威解釋。
- 《張居正集》 (或《張文忠公全集》): 收錄了明代著名政治家張居正的奏疏、書信等,其中《答上師相徐存齋》是“痌瘝一體”作為成語使用的直接文獻證據。
- 《漢語大詞典》: 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對“痌瘝一體”有明确的詞條釋義和書證引用。
- 《辭源》 (修訂本): 大型古漢語辭書,注重探求詞義的來源和演變,對“痌瘝一體”的詞源和用法有詳細考釋。
- 《中華成語大辭典》: 收錄成語全面,釋義準确,并注重成語的出處和流變,是理解成語含義的重要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
“痌瘝一體”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層面的解釋,綜合搜索結果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
醫學原意與基本引申義
該成語最初源于古代醫學,由“痌”(指腹部疾病)和“瘝”(指胸部疾病)組成,形容兩種病症交織難分。後引申為兩種事物或現象緊密關聯、互為依存,難以單獨區分,例如經濟與生态的關系常被形容為“痌瘝一體”。
-
社會關懷的比喻義
在文學或曆史文獻中,該成語被賦予更深層的社會意義,表示對民間疾苦感同身受,視他人痛苦為己任。例如太平天國文獻中提到“痌瘝一體,休戚相關”,強調統治者與百姓命運相連。
-
發音與結構特點
發音為“tóng guān yī tǐ”,由兩個表疾病的單字組合而成,結構上通過并列強調關聯性。這種構詞方式在漢語成語中較為特殊,需注意避免與“同甘共苦”等發音相近的詞彙混淆。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文獻出處,可參考、的太平天國引文。
别人正在浏覽...
備價柴煙斥境愁勤辭寵催化裂化東挪西湊伐兵法力無邊放射性雨泛酸反正撥亂發起肥濃飛傘夠勁果得灰滅監榷節賞驚嘷靜緑酒酲廄刍酒有别膓龜裂锒镗牢廪潦原浸天蠟觜冷色淋尖踢斛胧月埋暮哤襍冒堅面腆明齊莫府謀惟弄月嘲風女魃偶屬評骘坡颍潛暢潛寇乾枯切切嚓嚓屈聲傷風敗化苫席射生兒史乘四季歌堂子談心踏遊頭踏推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