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諧順適。 清 袁昶 《智凝上人新辟睡軒》詩:“醉倒慹然枯木,形影諧適兩相忘。”
(2).協調。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五:“詞無不諧適之調,作詞者未能熟精斯調耳。” 章炳麟 《國故論衡·文學總略》:“古者,簡帛重煩,多取記憶,故或用韻文,或用耦語,為其音節諧適,易於口記,不煩記載也。”
“諧適”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綜合解釋:
和諧順適
指事物之間或人與環境之間達到自然融洽的狀态。例如清代袁昶《智凝上人新辟睡軒》中“形影諧適兩相忘”,描述身心與外物和諧共處的意境。
協調
強調不同元素間的配合得當,如章炳麟在《國故論衡》中提到“音節諧適”,指韻律的協調;況周頤《蕙風詞話》也以“諧適之調”說明詞曲創作的和諧性。
建議:由于搜索結果權威性較低,若需更嚴謹的考據,可進一步查閱《漢語大詞典》或《辭源》等專業辭書。
《諧適》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和諧適合”或者“協調恰當”。這個詞常用來形容事物之間關聯的和諧度和相互適應的程度。
《諧適》這個詞的第一個漢字“諧”的部首是言字旁,共有13畫。第二個漢字“適”的部首是辶字旁,共有11畫。
《諧適》這個詞是由現代漢語演變而來的,其中的兩個漢字在古代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
古代寫作“諧”的繁體字為“諧”,其中的言字旁下方多了一個“羊”字旁;“適”的繁體字為“適”,其中的辶字旁上方有一個“啇”字旁。
在古代,寫作“諧”的時候,“言”字旁下方的“羊”字旁表示諧音的含義。
寫作“適”的時候,辶字旁上方的“啇”字旁表示適合的意義。
1. 這幅畫色調諧適,給人一種甯靜舒適的感覺。
2. 這場音樂會的演出非常諧適,樂器之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組詞:諧音、諧和、適應、適宜。
近義詞:和諧、協調、適合。
反義詞:不協調、不適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