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通天犀的意思、通天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通天犀的解釋

一種上下貫通的犀牛角。 晉 葛洪 《抱樸子·登涉》:“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為魚,而銜之以入水,水常為人開。”《新唐書·南蠻傳下·環王》:“ 頭黎 死,子 鎮龍 立,獻通天犀,雜寶。”《金6*6*梅詞話》第三一回:“水犀號作通天犀。你不信取一碗水,把犀角安放在水内,分水為兩處,此為無價之寶。”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通天犀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通天犀”是一個具有神話和文獻背景的詞語,其核心含義及擴展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一種上下貫通的犀牛角,角中有一孔貫穿兩端,古代文獻記載其具有特殊功能。這一描述在多個權威典籍中均有體現,如《抱樸子·内篇·登涉》提到“得真通天犀角三寸以上,刻以為魚,銜之入水,水常為人開”,表明其被賦予分水通天的神話屬性。

二、神話與文化内涵

  1. 神話特征
    傳說通天犀是神獸,其角長而尖銳,内部孔洞能“出氣通天”,被視為靈物。例如《新唐書·南蠻傳》記載南蠻曾進獻通天犀,側面反映其珍貴性。
  2. 功能象征
    古人認為通天犀角可避水、驅邪,甚至用于制作法器。如《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提到“水犀號作通天犀”,并描述其分水特性。

三、其他相關引用

  1. 戲曲劇目
    明代故事戲《通天犀》以該詞為名,劇情涉及俠義救人的情節。
  2. 别稱
    亦被稱為“辟水犀”“駭雞犀”,不同文獻中名稱略有差異,但核心特征一緻。

四、總結

“通天犀”既是神話中的靈獸象征,也是古代文學與藝術創作的素材。其核心特征為角中通貫的孔洞,兼具實用與神秘色彩。如需進一步了解戲曲《通天犀》的劇情細節,可參考相關戲劇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通天犀

《通天犀》是指一種神奇的動物,也可以用來形容非常罕見和珍貴的事物。這個詞在漢字中拆分為“口”、“(⺆)”、“牛”、“(⺧)”、“王”、“(⺩)”、“⺊”、“虍”共八個部首,共有18筆畫。《通天犀》是一個繁體字,它的簡體字是“通天犀”,兩者的意思和用法相同。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文學家楊慎的小說《通天犀傳》,小說中講述了寶物“通天犀”的故事。後來,人們用“通天犀”這個詞來形容非常罕見和珍貴的事物。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雖然《通天犀》本身是繁體字,但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其中的“⺆”在古代常常寫作“⺆”,“⺩”寫作“王”。但這些不同的寫法對字義沒有影響,都指向同一個詞。

以下是一些例句使用《通天犀》:

1.這個博物館的藏品就像是通天犀一樣,非常難得一見。

2.他的才華是通天犀,讓人佩服不已。

相關詞彙:

1.組詞:通天、通天徹地、王者、犀牛

2.近義詞:奇珍、寶貴、罕見

3.反義詞:平凡、普通、常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