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傳古有名 匡俗 者結廬隱于 廬山 ,屢逃徵聘,時人敬事之,稱為 廬君 。參見 北魏 郦道元 《水經注·廬江水》。
“廬君”是一個曆史人物相關的稱謂,其含義和背景可歸納如下:
基本含義
“廬君”指古代隱士匡俗(又稱匡續),因在廬山結廬隱居而得名。他多次拒絕朝廷征召,受到當時人的敬重,故被尊稱為“廬君”。
字詞分解
曆史背景
據北魏郦道元《水經注·廬江水》記載,匡俗事迹帶有傳說色彩,其隱居行為體現了古代隱士“避世守節”的風骨,廬山之名也可能與此相關。
若有進一步考證需求,可參考《水經注》原文或地方志文獻。
廬君,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思是指居住在廬山的君主,也可以用來指廬山的統治者。
廬君的拆分部首是廣(床)和口(言)。
廬君的總筆畫數是11畫。
廬君一詞的來源于古代,廬山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山嶽,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境内,曾有君主選廬山作為居所,因此居住在廬山的君主被稱為廬君。
廬君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廬君。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改變,廬君的古時候字寫法為廬君。
以下是廬君的例句:
1. 廬君神秘地居住在廬山之巅。
2. 廬君統治了廬山五十年。
廬君可以組成的詞語有:廬山、廬江、廬嶽等。
與廬君近義詞有:山君、山王、山主等。
與廬君相反義的詞語是:山民、庶民、百姓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