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出生于普魯士萊茵省巴門市。1842年在英國曼徹斯特時同英國工人、憲章派建立了聯繫,并寫了《英國工人階級狀況》一書,提出工人運動必須同社會主義相結合的理論。1844年同馬克思會見後,便開始了共同戰鬥的裡程。1847年建立共6*産主義者同盟,1848年發表了國際共6*産主義運動第一個戰鬥綱領——《共6*産6*黨宣言》。1848年歐洲革命中,同馬克思一起參加了德國革命。1864年共同建立第一國際,并同普魯東主義、巴枯甯主義進行了鬥争。1883年馬克思逝世後整理馬克思的文獻,領導工人運動,1889年又建立了第二國際,與形形色色的機會主義進行了鬥争。1895年8月于倫敦逝世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恩格斯漢語 快速查詢。
“恩格斯”作為專有名詞,在漢語詞典中特指弗裡德裡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是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之一。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45頁。
與馬克思共同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合著《共産黨宣言》,系統闡述階級鬥争、剩餘價值等學說。
來源: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獨立完成《自然辯證法》《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揭示社會發展規律。
來源:人民出版社《恩格斯著作精編》。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共運史研究》。
逝世日期:1895年8月5日(倫敦)。
腳注
: 中共中央編譯局官網(https://www.cctb.net/)
: 人民出版社經典著作庫(http://www.peoplepress.cn/)
: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http://isss.cssn.cn/)
關于“恩格斯”一詞的解釋需要從人名和詞源兩個角度綜合說明:
一、詞源背景 根據,恩格斯(Engels)源自德語名字“Engel”,原意為“天使”。在中文語境中,該詞被引申為表達對人民的關懷、社會主義事業奉獻精神的象征,但這一用法多見于特定比喻場景,并非主流含義。
二、人物定義(核心解釋) 恩格斯(1820-1895)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馬克思的親密戰友,國際無産階級革命導師。主要身份包括:
三、生平要點
注:中“形容關懷他人”的引申義需謹慎使用,建議在正式語境中特指曆史人物。如需更詳細年表,可參考宣講家網和柳州市統計局的權威記載。
敖蕩闆岩悖晦播流不來氣不落言筌鏟薙超授吃得住春景詞命怠息單色光打蛇打七寸滴脩都速獨撫頓說鳳尾花分茅嶺跗萼聯芳俯眺付現甘言美語高速公路工聯主義拱手罟目奸穢戛玉敲金借劍界約進禍矜誇淩上阄韻聚星開六口孽蠟兄雷菌涼昧練洽栎木難分難解羣帝呿嗋如鳥獸散入幸撒打首職樹末肆目訴理瓦影龜魚無頭案嗚嗚咽咽象齒相糾相宗諧柔洗眉刷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