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和合,協調。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總論》:“古曰詩頌,皆被之金竹。故非調五音,無以諧會。” 宋 沉括 《夢溪筆談·樂律一》:“然 唐 人填曲,多詠其曲名,所以哀樂與聲,尚相諧會。”
(2).會合,巧合。 唐 陸贽 《奉天論李晟所管兵馬狀》:“臣初奉使諭旨,本緣糧賜不均,偶屬移軍,事相諧會。”
“諧會”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及用法:
指人與人交往時心意相通、相處融洽的狀态,強調和諧愉快的氛圍。例如在宴會、聚會等場合,人們談笑自如、彼此理解,便可稱為“諧會”。
和合、協調
多用于描述音樂、詩詞等藝術形式的協調性。例如:
會合、巧合
強調事物或事件在時機上的巧妙結合。例如:
“諧會”既可描述人際交往的和諧,也可用于藝術、事件等領域的協調性表達,屬于較文雅的書面用語。實際使用中需結合語境,例如:“這場雅集賓主盡歡,可謂諧會之典範。”
《諧會》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人們團聚在一起共同歡樂、開心的場合或活動。這個成語傳達了人們相互和睦、友好以及團結在一起增加生活樂趣的意思。
《諧會》的拆分部首是“讠”和“口”,根據部首和筆畫的組合,它的拆分字形為:“言”和“友”。這個成語共有11個筆畫。
《諧會》這個成語的來源首次出現在《東京夢華錄》一書裡。在繁體字中,這個成語的寫法為「諧會」。
在古代漢字中,《諧會》這個成語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古漢字寫法為「諧會」,其中的“諧”字也可以拆分為“讠”和“皆“。
1. 春節期間,家人們舉行了一次熱鬧的諧會,大家一同歡樂過年。
2. 朋友們相約去遊樂園,度過了一個愉快的諧會。
諧樂、諧和、諧趣、諧意、會心、會友。
歡聚、同慶、快樂、共享。
隔閡、矛盾、冷漠、疏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