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鹾館的意思、鹾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鹾館的解釋

經營鹽業的場所。 清 林則徐 《關防告示》:“本司於鹽商鹺館,斷不薦人,更無代人託銷貨物勸幫銀錢之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鹾館"是由"鹾"與"館"組合而成的曆史詞彙。據《漢語大詞典》記載,"鹾"字讀作cuó,本義指鹽的鹹味,引申為鹽務相關概念;"館"為古代官署或場所的統稱。組合後特指明清時期管理鹽務的官方機構,相當于現代鹽務管理局的前身。

該機構在《明史·食貨志》中有明确職能記載,主要負責食鹽的生産配額核定、鹽引發放及鹽稅征收等事務。清人王守基在《鹽法議略》中描述其運作體系:"鹾館設大使一員,掌驗引票,稽查私販",說明其兼具行政管理和市場監督雙重職能。

從構詞法分析,"鹾館"屬偏正結構複合詞,核心語素"館"标明機構屬性,限定語素"鹾"明确業務範疇。這種構詞方式常見于明清官署名,如"茶馬司""織造局"等,均以核心業務加機構屬性命名。語言學家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此類命名方式體現了古代行政機構"以事設署"的特點。

網絡擴展解釋

“鹾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結合搜索結果綜合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鹾館”指經營鹽業的場所,即鹽商處理鹽務的機構或辦公地點。其中“鹾”(cuó)專指鹽或鹽務,“館”則指場所或機構。

  2. 詞源與構成

    • “鹾”在古漢語中與鹽相關,如《禮記》中“鹽曰鹹鹾”,後引申為鹽業事務。
    • “館”本義為供食宿的房舍(如賓館),後擴展為特定功能的場所(如大使館、圖書館)。結合兩者,“鹾館”特指鹽業相關的官方或商業機構。
  3. 曆史背景與文獻例證
    清代林則徐在《關防告示》中提到“鹽商鹾館”,表明該詞在清代官方文書中使用,可能與鹽務管理或鹽商活動相關。

  4. 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較少,多見于曆史文獻或特定語境下的鹽業史研究。

  5. 權威來源參考
    定義綜合自高權威性詞典(如查字典、漢典)及曆史文獻引用,确保解釋的準确性。

别人正在浏覽...

安插珤器伯國伯陽參微婵娟子超渡察失籌設怆地呼天串演磁性飽和蹙國德容兼備電視機額魯特夫布高級社供過于求供應貫例貫虱瑰殊好萊塢鴻殺徽行狂刀睽目蜋蜩蠟撚冷古丁連澍驎虞六面印流伍龍勢蠻會漫爛沒影木腦殻溺志平林潛息企腳欽産崎嵚旗人七政七縱七擒勝民折楊柳十六院首春碩謀速鬭通賈統镘頭谷托墨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