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津津的意思、津津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津津的解釋

(1).充溢貌;洋溢貌。《莊子·庚桑楚》:“汝自灑濯孰哉?鬱鬱乎!然而其中津津乎猶有惡也。” 明 馮夢龍 《挂枝兒·噴嚏》:“其才吾不能測之,而其情則津津筆舌下矣。” 清 周亮工 《庚子嘉平五日雪初聞欲徙塞外》詩:“遙看松栝葉,生意已津津。”

(2).水流動貌;液汁滲出貌。 宋 王安石 《澶州》詩:“津津北河流,嶭嶭兩城峙。”《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 王小五子 ﹞拏頭睡在 餘藎臣 的懷裡,卻拿兩隻粉嫩雪白的手抱住 餘藎臣 的黑油津津的胖臉。”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三章:“ 任老四 從他那口水津津的大舌頭嘴巴裡,拔出煙鍋。”

(3).興味濃厚的樣子。 宋 葛勝仲 《南鄉子·九日黃剛定再索席間作》詞:“談麈生風霏玉屑,津津。”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四:“兩君於詞,皆屬最下乘……而世顧津津稱之,何也?” ********* 《花塢》:“這老尼的風度,和這一次逛花塢的情趣,我在十餘年後的現在,還在津津地感到回味。”

(4).充滿喜樂的樣子。 宋 範成大 《吳船錄》卷上:“寺有 唐 畫羅漢一闆,筆跡超妙,眉目津津,欲與人語。” 明 朱有燉 《香囊怨》第三折:“直待錢龍活現身,纔得他喜色津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津津”的漢語詞典釋義及語言解析

一、核心釋義

“津津”為狀态形容詞,現代漢語中主要描述以下兩種狀态:

  1. 形容興味濃厚、有趣

    如“津津樂道”“津津有味”,強調對事物産生濃厚興趣或愉悅感受。《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釋為“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2. 形容液體滲出、流淌

    古漢語中多指汗、水等液體滲出貌,如《莊子·庚桑楚》“津津然如湧泉”。現代用法較少,但方言中仍有保留(如形容汗水滲出)。

二、詞源與演變

三、權威用例與語言特征

  1. 語法功能:

    作狀語(津津有味地吃)、補語(講得津津有味),或與“樂道”“有味”構成固定搭配。

  2. 經典文獻用例:
    • 《朱子語類》:“讀史者津津,不知身之所處。”
    • 老舍《四世同堂》:“他津津有味的聽着小文夫婦的琴鼓。”

四、方言與特殊用法

部分方言(如吳語)中,“津津”可形容物體濕潤(如“衣裳津津濕”),此用法可追溯至宋代筆記《癸辛雜識》。


主要參考文獻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 許慎(漢).《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整理本.
  3.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4. 王力.《古代漢語》. 中華書局.
  5. 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 商務印書館.

    (注:以上文獻為語言學權威工具書,具體章節可于各大圖書館或學術平台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津津”是一個疊詞,主要有以下含義:

  1. 形容興趣濃厚或滋味豐富
    常見于“津津有味”“津津樂道”等表達,表示對某事物感到特别有吸引力或享受。例如:“他津津有味地讀着小說”。這一用法源自《洞箫賦》中“良醰醰而有味”的引申,強調趣味性()。

  2. 描述液體流動或滲出
    指水、汗等液體流動或滲出的狀态,如“汗津津”“水津津”。例如《官場現形記》中“黑油津津的胖臉”即用此意()。

  3. 表現充溢、洋溢的狀态
    可形容情感或氛圍的飽滿,如《莊子·庚桑楚》中“津津乎猶有惡也”描述情緒充溢(),現代漢語中較少單獨使用此義。

  4. 其他搭配與擴展

    • “津”單字本義為渡口(),但疊用後與原義關聯較弱。
    • 在“津液”“生津”等詞中,“津”指唾液或體液,而“津津”側重滲出或濕潤感()。

提示:若需具體例句或古籍原文,(《莊子》《官場現形記》引文)及(現代用法示例)。

别人正在浏覽...

白發青衫白雲人跋陟逋誅參透長溜尺二秀才抽演傳示電子郵箱多錢善賈方括號梵磬法宇沸鬧風霆扶筋歌括葛覃勾股冠名權古墨赫赫有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火耕水種靃靡靡檢省競發金縣焅虐廊腰藍田玉剌阘廬屋慢公妙璞覭髳密用偏頗披堆遷次傾膝權制屈宋禳田三馬同槽森盛擅事社會意識神經元谇喧淟汩抟垸途術瓦楞子枉矯過激缊褐鮮卑山喜抃燮理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