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麥秋的意思、麥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麥秋的解釋

[wheat harvest season] 麥子成熟後的收割季節,一般在夏季,但具體日期各地不一

詳細解釋

(1).麥熟的季節。通指農曆四、五月。《禮記·月令》:“﹝孟夏之月﹞靡草死,麥秋至。” 陳澔 集說:“秋者,百穀成熟之期。此於時雖夏,於麥則秋,故雲麥秋。” 唐 戴叔倫 《酬袁太祝長卿小湖村山居書懷見寄》詩:“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 清 趙翼 《二麥将收連旬大雨》詩:“麥秋時候連旬雨,天要殺6*人不用刀。” 李準 《李雙雙小傳》一:“在高級社時候,很少能上地裡做幾回活,逢着麥秋忙天,就是做上幾十個勞動日,也都上在 喜旺 的工折上。”

(2).謂麥子成熟。《周書·蘇綽傳》:“麥秋在野,蠶停於室。”

(3).麥間小蟲。 明 李夢陽 《空同子·物理篇》:“ 環慶 無麥秋, 大梁 無螢,無寒蟬。” 清 沉濤 《瑟榭叢談》卷下:“以麥秋為蟲名,甚奇。《五雜俎》:‘今俗指麥間小蟲為麥秋。’”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麥秋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麥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詞義

指麥子成熟的季節,通常對應農曆四、五月的初夏時節。古人将此時稱為“秋”,是因秋季本是谷物成熟收獲的象征,而冬小麥恰在初夏成熟,故以“秋”類比命名。


二、具體釋義

  1. 時間範圍
    狹義指麥子成熟收割的時段,廣義可代指整個初夏季節。如《禮記·月令》記載“孟夏之月,麥秋至”,陳澔注解:“此時雖夏,于麥則秋”。

  2. 地域差異
    麥秋的具體日期因氣候差異各地不同,但普遍集中在夏季初期(公曆約6月前後)。

  3. 文學意象
    古詩文中常以“麥秋”描繪農時景象,如唐代戴叔倫“麥秋桑葉大,梅雨稻田新”,北宋寇準“輕寒微雨麥秋時”。


三、延伸用法


四、現代應用

當代語境中,“麥秋”主要用于文學或曆史描述,口語中更多直接使用“麥收季節”等表述。農業生産中則根據地域氣候具體劃分時間。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詩詞引用,可查閱《禮記·月令》、戴叔倫《酬袁太祝長卿小湖村山居書懷見寄》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麥秋一詞的意思是指夏季麥收的季節,一般在每年的六月到七月間。拆分部首為禾和秋,禾表示與作物有關,秋則指秋季。麥秋的兩個字共有13畫,禾部有5畫,秋部有8畫。 麥秋這個詞來源于《詩經》中的《麥秀》一篇,描述了麥子成熟的景象。在古代文獻中,麥秋一詞的寫法多種多樣,包括“麥秋”、“麥豐”等不同的形式。 在繁體字中,麥秋的寫法為「麥秋」。繁體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包含了更多的筆畫和繁複的結構。 古時候,麥秋一詞的寫法較為簡單,通常以「麥」和「秋」兩個字來表達。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寫法逐漸演變,形成了現代的寫法。 以下是一些關于麥秋的例句: 1. 麥秋時節,農民們忙着進行麥子的收割。 2. 每逢麥秋,鄉村的稻谷也進入了收獲的季節。 3. 麥秋的陽光下,金黃的麥田一片繁盛的景象。 與麥秋相關的組詞有: 1. 麥收:指麥子的收獲過程。 2. 夏秋:夏季過渡到秋季的時期。 3. 麥田:指種植麥子的田地。 麥秋的近義詞包括: 1. 麥子成熟時節 2. 夏季麥收季節 而麥秋的反義詞則是: 1. 麥苗初長時節 2. 麥子未成熟時節 綜上所述,麥秋一詞的意思是指夏季麥收的季節,拆分部首為禾和秋,來源于古代文獻《詩經》的描述。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麥秋」,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較為簡單。麥秋可以用于組詞、有近義詞和反義詞,用于表達夏季麥收的景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