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書·阮籍傳》:“ 籍 聞步兵廚營人善釀,有貯酒三百斛,乃求為步兵校尉。”後因以“校尉廚”代指美酒。 宋 周必大 《戊子歲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詩見戲仍送牛尾狸次韻》:“先生豈比 習池 徒,薄醖仍慚校尉廚。”
“校尉廚”是一個源自曆史典故的詞語,主要用于代指美酒。其出處與魏晉名士阮籍相關:
典故背景: 據《晉書·阮籍傳》記載,阮籍得知步兵校尉的廚房中藏有三百斛美酒,便主動請求擔任步兵校尉一職,以便享用這些酒。後人因此用“校尉廚”指代佳釀,成為文人作品中常見的雅稱。
詞義解析:
注意: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批評他人言行”的成語,但此說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持,可能與字面混淆有關。建議以《晉書》及相關詩詞用例為準。
校尉廚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軍隊中把飯菜烹饪工作交給校尉負責的地方。校尉是古代中國軍隊中的一個軍官級别,負責管理軍隊内務,包括軍容、軍紀、軍械和軍需等方面。
校尉廚的拆分部首為木(木頭),筆畫數為13。
校尉廚一詞來源于古代,校尉是春秋時期至漢代中國軍隊中的一個官職,廚字指的是廚房。在繁體中,校尉廚的寫法為「校尉廚」。
在古代,校尉廚的寫法可能有一些變化。例如,校尉可以寫作「校尉」或「校尉」,廚可以寫作「廚」或「竈」。但總體而言,校尉廚的意思并未發生改變。
校尉廚在軍隊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負責為士兵們提供日常的飯食。
校尉、廚房、國家
軍饷、部隊廚房、軍中廚房
士兵食堂、民間廚房、家庭廚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