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傍晚的鐘聲。 唐 杜甫 《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詩:“騎馬行春徑,衣冠起晚鐘。” 清 黃景仁 《舟泊偕稚存飲江市次韻》:“小住征橈醉旅亭,晚鐘煙外正星星。”
“晚鐘”一詞的詳細解釋如下:
晚鐘指傍晚時分的鐘聲,常與自然景象或人文場景結合,營造甯靜、深遠的意境。
唐詩引用
唐代杜甫在《惠義寺送王少尹赴成都得峰字》中寫道:“騎馬行春徑,衣冠起晚鐘”,通過鐘聲烘托離别場景的悠遠氛圍。
清代詩詞
黃景仁《舟泊偕稚存飲江市次韻》提到“晚鐘煙外正星星”,以鐘聲與暮色煙霭結合,展現孤寂的羁旅心境。
“晚鐘”既是自然意象,也是文學與藝術創作的常見符號,既可指實際鐘聲,也可引申為時光流逝、曆史沉澱等抽象意涵。
晚鐘指的是在傍晚或晚上敲鐘的鐘聲,用于提醒人們時間和珍惜光陰。它是一種特殊的聲音信號,常常用于宗教儀式、莊重場合或晚上關閉城門的警示。
晚鐘的拆分部首是日,表示字義中與時間相關;其筆畫數為10,十分簡單明了。
晚鐘一詞源于古代漢語,晚字在古時候寫作「晚/晩」,鐘字在繁體中寫作「鐘」。
在古代,「晚鐘」這個詞的寫法沒有太大差異,但可能與現代漢字稍有不同。一種常見的寫法是「晚鍾」,其中的鍾表示鐘的形狀,強調了晚上敲鐘的含義。
1. 教堂的晚鐘正在悠揚地敲打。
2. 在這個安靜的小鎮上,晚鐘聲回蕩在夜空中。
晚鐘的相關組詞有:晚飯、晚禮服、晚安、鐘聲等。
與晚鐘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暮鐘、夜鐘。
晚鐘的反義詞是早晨,指早晨敲鐘的鐘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