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效牽的意思、效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效牽的解釋

謂進獻馬、羊、犬等物。語本《禮記·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宋 蘇轼 《太皇太後賜故夏國主嗣子乾順進奉賀正馬駝回诏》:“修此效牽之禮,緻其乘服之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效牽”是一個源自古代禮儀的詞語,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存在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傳統禮儀中的本義(主流解釋)

根據《禮記·曲禮上》的記載,“效牽”指古代進獻馬、羊、犬等牲畜時的禮儀規範:

二、現代語境中的引申義(少數解釋)

部分現代資料将其解釋為成語,表示“以小事牽連大事”。例如認為某些微小行為可能引發重大影響,但這種用法在古籍中尚未發現直接依據,可能是對字面義的引申解讀。

補充說明

建議在學術或古文閱讀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傳統禮儀解釋;若在現當代文學作品中遇到該詞,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含義。需注意,權威典籍如《禮記》及相關曆史文獻均支持第一種解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

《效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以行動來引導、倡導。指通過自己的行為榜樣來感召和引導他人。

部首和筆畫

《效牽》的部首是牛字旁(牜),總共有9個筆畫。

來源

《效牽》是由“效”和“牽”兩個字組成,取義于儒家經典《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效之,百鐘粟。”意為君子要讓自己的行為榜樣,能夠像百鐘以上的粟一樣,引導、感召他人。

繁體

《效牽》的繁體字為「效牽」。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在字形上有不同的變體,古時候《效牽》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然而,具體的古代寫法需要參考古籍和字典來确認。

例句

1. 他以身作則,也以此來效牽他的學生。

2. 這位領導以言傳身教,不僅要教書育人,更要效牽智慧和道德。

組詞

效法、效命、牽系、牽動、牽引

近義詞

倡導、引導、示範

反義詞

違反、背離、忽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