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亦作"勉勖"。2.勉勵。
亦作“ 勉勗 ”。勉勵。《後漢書·馬援傳》:“陛下既已得之自然,猶宜加以勉勗,法 太宗 之隆德,戒 成哀 之不終。”《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其與群卿大夫勉勗乃心,稱朕意焉。”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願夫在位君子,無以貌取人,勉勖謙損,以永天秩耳。” ********* 《上李鴻章書》:“此其人必能發憤為雄,卓異自立,無待乎勉勗也。”
“勉勖”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miǎn xù,其核心含義為勉勵、鼓勵,常用于表達對他人努力奮鬥的督促與支持。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查看更多古籍例證或具體用法,可參考、5、6的原始内容。
《勉勖》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有鼓勵、勉勵的含義。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 "力"和"言"。它的總筆畫數為17畫。
《勉勖》這個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如《論語·鄉黨篇》等。在古代,人們常常利用譬喻和勸勉的方式來激勵和鼓舞他人,這個詞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産生的。
在繁體字中,《勉勖》用的是「勉勖」的寫法,沒有什麼變化。
古時候,人們使用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對于《勉勖》這個詞,由于語言的發展和演變,其字形可能有所差異,但大緻上是由"力"和"言"組成的。
1. 我希望你能夠勇敢面對挑戰,勉勖自己不斷進步。
2. 老師用溫暖的話語勉勖着學生們,讓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态度。
勉力、奮勉、勉勵、勉為其難。
鼓勵、激勵、激發、鼓舞。
打擊、潑冷水、打擊積極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