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亥豕的意思、亥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亥豕的解釋

(1).《呂氏春秋·察傳》:“ 子夏 之 晉 ,過 衛 ,有讀史記者曰:‘ 晉 師三豕涉河。’ 子夏 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與三相近,豕與亥相似。’至於 晉 而問之,則曰 晉 師己亥涉河也。”“亥”和“豕”的篆文字形相似,容易混淆。後用以指書籍傳寫或刊印中文字因形近而誤。 宋 黃伯思 《東觀馀論·校定楚詞序》:“此書既古,簡冊疊傳,亥豕帝虎,舛午甚多。” 清 鮑廷博 《<蘆浦筆記>跋》:“右《盧浦筆記》十卷……三寫之後,亥豕漸多,存之以俟善本勘定焉。” 清 秋瑾 《題潇湘館集》詩之一:“四壁牙籤詳亥豕,一門詩友盡璠璵。”參見“ 魯魚亥豕 ”。

(2).謂豬。地支與生肖相配,亥配豕。 漢 蔡邕 《月令問答》:“凡十二辰之禽,五時所食者,必家人所畜。丑牛、未羊、戌犬、酉雞、亥豕而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亥豕”是漢語中一個典型的形近訛誤現象,源于古代文字傳抄過程中因字形相似導緻的混淆。《呂氏春秋·察傳》記載了“晉師三豕涉河”的典故:子夏指出“三豕”實為“己亥”之誤,因篆書“亥”與“豕”形近而訛。這一典故被收錄于《漢語大詞典》作為“亥豕”詞條的核心釋義來源。

從文字學角度分析,“亥”在甲骨文中作“”,象形為雙刃工具;而“豕”甲骨文作“”,突出豬的腹部下垂特征。二者在篆書階段字形趨近,漢代《說文解字》明确區分:“亥為荄也,十月微陽起”,“豕則彘也”。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特别強調:“亥豕形近,故經傳多互訛。”

現代語言應用中,“亥豕”引申為泛指文字傳寫中的形近錯誤。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将其定義為“因字形相近而造成的文字訛誤”,常與“魯魚”連用構成“魯魚亥豕”的固定搭配。該詞在古籍校勘領域具有特殊價值,故宮博物院藏宋版書考訂報告中多次出現“亥豔之訛”“亥豕相淆”等專業表述。

網絡擴展解釋

“亥豕”一詞的含義主要涉及文字訛誤和生肖指代兩個方面,其解釋需結合字形演變和文獻記載:

一、文字訛誤的典故 “亥”與“豕”在篆書中字形高度相似,常導緻傳抄錯誤。典型例子出自《呂氏春秋·察傳》:子夏指出衛國人将“己亥”誤讀為“三豕”,揭示兩字易混淆的現象。由此衍生出成語“魯魚亥豕”,泛指書籍傳寫中的文字錯誤。

二、字源與生肖關聯

  1. 甲骨文象形
    “亥”本義存在争議,一說像草根,另一說由“豕”(豬)字省形分化而來;“豕”則直接描繪豎立大腹的豬形,尾部下垂。
  2. 地支與生肖
    十二地支中“亥”對應生肖豬,故“亥豕”可直指豬。漢代蔡邕《月令問答》記載地支與家畜對應關系時,明确提到“亥豕”。

三、現代應用
該詞現多用于文獻校勘領域,強調古籍整理需注意形近字辨析。例如《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特别标注兩字易混現象。

參考資料:相關典故可查閱《呂氏春秋·察傳》及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般嬌豳人不遇時棌椽不斲朝權乘邊程式動作吃悸赤留乞良川紅詞名道德活動叨領反天服鄭浮鐘龔賢海王星河街闳重虺蜴回遠虎旗降佑奸谲駕鹽車稽殆節動妓家驚喜欲狂金鸾殿矜歎九執鞠報軍廥亢亮空心湯圓狂擊良莠不齊連環馬麟符淩波曲騾子蠻力謬然内蒙聘好竊脂秦灰趨影塞聲豕虎傳譌時憲書四铢錢綏馭天造僮昏同志哥退翦纖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