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馬倥偬的意思、戎馬倥偬的詳細解釋
戎馬倥偬的解釋
謂在戰争中軍務緊迫繁忙。 清 高阜 《<書影>序》:“迹先生生平,功名多顯於戎馬倥傯時,而文章則盛之乎桁楊禍變之際。” 清 馮桂芬 《重建張忠敏公祠記》:“公撫 吳 凡六年……乃於戎馬倥傯之隙講求水利。”亦作“ 戎馬倥偬 ”。 阿英 《戎行兼言藝文事》:“ 陳毅 同志任新四軍代軍長,戎馬倥偬之中,很關心文化戰線的抗敵鬥争。”
詞語分解
- 戎馬的解釋 軍馬,借指軍事、戰争戎馬四萬匹,兵車萬乘。;;《漢書;刑法志》戎馬生涯詳細解釋.古代駕兵車的馬。《左傳·成公十六年》:“ 晉 入 楚 軍,三日穀。 範文子 立於戎馬之前,曰:‘君幼,諸臣不佞,何以及
- 倥偬的解釋 亦作“ 倥偬 ”。亦作“ 倥怱 ”。 .困苦窘迫。《楚辭·劉向<九歎·思古>》:“悲餘生之無歡兮,愁倥傯於山陸。” 王逸 注:“倥傯,猶困苦也。”《後漢書·張衡傳》:“誠所謂将隆大位,必先倥偬之也。”
網絡擴展解釋
“戎馬倥偬”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拼音與釋義
- 正确讀音:róng mǎ kǒng zǒng(需注意“倥偬”易誤讀為“kōng cōng”)
- 基本含義:形容軍務繁忙。“戎馬”指戰馬或軍事,“倥偬”意為繁忙緊迫。
二、出處與用法
- 出處:最早見于明代盧象昇《與豫撫某書》:“戎馬倥偬之場,屢荷足下訓誨指提。”清代《壺天錄》也有用例。
- 語法結構:主謂式成語,多作謂語或定語,含褒義。
三、延伸與示例
- 象征意義:常被引申為軍人勇武、忠誠的象征,強調保家衛國的責任與奉獻精神。
- 示例:
“然至于戎馬倥偬,大勢已烈,隻手難撐,不得不以一死報國家。”——清·淮陰百一居士《壺天錄》。
四、常見近反義詞
- 近義詞:戎馬生涯、東征西讨、南征北戰。
- 反義詞:安居樂業、安于現狀。
提示:該成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日常使用需注意褒義屬性及讀音準确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戎馬倥偬的意思
戎馬倥偬(róng mǎ kǒng zòng)是一個成語,意為戰馬奔馳的樣子。用來形容戰争緊張、軍事行動頻繁的情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戎馬倥偬這個成語的部首是“戈”(gē)和“馬”(mǎ),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戎馬倥偬出自宋代文學家辛棄疾的《西江月·戍人怨》詞中,“戎馬倥偬”一詞形容了辛棄疾所處時代的戰争頻繁和戰事緊張的情況。
繁體
戎馬倥偬的繁體字為「戎馬倥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戎馬倥偬的寫法和現代相似,沒有顯著的差異。
例句
軍隊奔襲敵陣,戎馬倥偬,士兵們英勇無畏。
組詞
戎馬倥偬沒有固定的相關詞組。
近義詞
近義詞有:馳騁成群、馬不停蹄、騁馳奔突。
反義詞
反義詞有:平靜安甯、和平安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