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侵蝕克扣。 宋 葉適 《國子監主簿周公墓志銘》:“軍士食錢,主兵官銷刻幾盡矣。”
“銷刻”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āo kè,其核心含義為“侵蝕克扣”,常用于描述對財物或資源的暗中削減、侵占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銷刻”一詞反映了古代社會資源分配中的腐敗現象,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宋代文獻或權威詞典。
銷刻(xiāo kè)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銷」和「刻」。
「銷」是由「钅」和「肖」組成的,「钅」是金屬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的含義,而「肖」是指摹仿的意思,合在一起表示用金屬仿制。「刻」是由「刀」和「亅」組成的,「刀」是刀劍部首,表示切割刻畫的工具,「亅」是指短的橫線,合在一起表示刻劃。
「銷刻」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章制作技藝。在古代,人們使用金屬工具刻劃各種圖案和文字,然後将其壓在泥料或紙張上,留下印記。這個過程就被稱為「銷刻」。隨着時代的發展,「銷刻」的含義逐漸擴展,不僅僅局限于印章制作,還涉及到雕刻、鑄造等方面。
在繁體字中,「銷刻」的寫法并沒有太大的變化,依然是「銷刻」。隻是在構造上稍有不同,但整體意義是一緻的。
在古時候,「銷刻」的漢字寫法可能并不完全一樣。古文字形繁多,常會出現圖案和隸書等不同風格。然而,不論其形式如何,「銷刻」仍然保持着其表示刻劃金屬的含義。
以下是一個使用「銷刻」的例句:
他的書法水平很高,每個字都可以說是用心「銷刻」。
一些與「銷刻」相關的組詞有「銷魂」「刻骨銘心」「雕琢」等。其中,「銷魂」表示迷住,使人忘我;「刻骨銘心」表示深深記住;「雕琢」表示精心打磨。
與「銷刻」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刻印」「镌刻」「雕刻」等,它們都有刻畫、刻印的意思。
而「銷刻」的反義詞則是「取消」,表示中止、終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