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小谏的意思、小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小谏的解釋

唐 代谏官拾遺的别稱。 宋 代稱監察禦史。 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官稱别名》:“拾遺為小諫,又曰遺公。” 宋 張師正 《括異志·孫副樞》:“ 寳元 中,副樞 孫 公 沔 ,自小諫以言事左遷監 永州 市征。”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小谏”是古代官職的别稱,具體含義因朝代而異:

  1. 唐代
    指谏官“拾遺”的别稱。拾遺為從八品官職,職責是向皇帝進谏、糾正政策疏漏。例如《容齋四筆》提到:“拾遺為小谏,又曰遺公。”

  2. 宋代
    改指“監察禦史”。監察禦史屬禦史台,負責監督百官、彈劾失職,如宋代張師正《括異志》記載孫沔“自小谏以言事左遷監永州市征”,即因谏言被貶。

  3. 其他信息

    • 拼音/注音:xiǎo jiàn(ㄒㄧㄠˇ ㄐㄧㄢˋ)
    • 詞源:屬于古代官職稱謂的通俗化表達,常見于史書或筆記類文獻中。

建議結合《容齋四筆》《括異志》等古籍進一步了解具體職能和曆史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小谏的意思

《小谏》是一個漢語詞語,通常用于形容年幼的人以言辭規勸或指責他人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小谏》由“小”和“谏”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小”是指事物的大小、年幼和年少的意思;“谏”則是指規勸和指責他人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小”:部首為“⼩”(小部),筆畫數為3;
- “谏”:部首為“⾔”(言部),筆畫數為7。

來源和繁體

《小谏》一詞源自于古代漢語,出自《楚辭·離騷》:“昔我往矣,楊木青青,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谏垣牆之蛛絲。”古代漢語中常用“谏”字來表達規勸、指責和勸誡。

對應的繁體字為《小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說文解字》中關于“谏”字的釋義,古時候的“谏”字寫作“諫”。

例句

1. 小谏人非小人,年幼亦能發出合理的規勸和批評之言。
2. 他用一種小谏的口吻對我指出了我的錯誤。

組詞

小谏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新的詞語,例如:
- 谏疾(規勸病人)
- 谏議(規勸和勸告的意見)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規勸、勸誡、批評
反義詞:稱贊、贊揚、誇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