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送的意思、監送的詳細解釋
監送的解釋
監督護送。《舊唐書·盧杞傳》:“會 朱滔 、 朱泚 弟兄不睦,有 泚 判官 蔡廷玉 者離間 滔 , 滔 論奏,請殺之。 廷玉 既貶,殿中侍禦史 鄭詹 遣吏監送, 廷玉 投水而卒。”
詞語分解
- 監的解釋 監 (監) ā 督察:監察。監控。監測。監護。監考。監聽。 牢,獄:監獄。監押。監禁。坐監。 監 (監) à 古代官名或官府名:太監(宦官,阄人)。國子監。欽天監(掌管天文曆法的官府)。監生(在國子
- 送的解釋 送 ò 把東西從甲地運到乙地:送信。送審。輸送。護送。呈送。 贈給:送禮。贈送。雪中送炭。 陪伴人到某一地點:歡送。送别。送親。 丢掉:斷送。 收迎取接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監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略有差異,但核心意義為監督護送。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構成:由“監”(監督、監視)和“送”(護送、押送)組成,強調在護送過程中實施監管。
- 現代用法:多指警方或司法機關對犯罪嫌疑人、罪犯的押送,例如從拘留所押送至法院或監獄。
- 古代用例:常見于曆史文獻,如《舊唐書》中記載官員被貶時“遣吏監送”,即派人監督護送被貶者至指定地點。
二、使用場景
- 司法領域:描述對犯人的押送過程,如“監送途中需嚴格看守”。
- 曆史事件:指對特定人物(如被貶官員)的監督護送,例如《舊唐書》中蔡廷玉被貶後遭監送,最終投水自盡。
- 廣義場景:可延伸至對重要物品或人員的監督護送,如貴重物資運輸等。
三、補充說明
- 與“押送”的區别:“監送”更強調監督職責,而“押送”側重強制移送。
- 發音:普通話讀作jiān sòng(注音:ㄐㄧㄢ ㄙㄨㄥˋ)。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文獻,可參考《舊唐書》等史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監送》的意思
《監送》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押解犯人送往監獄、遞送法院或其他相關機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監送》的部首是目字旁(罒),包含了目字旁和土字旁兩個部分。它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監送》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早,最早出現在《戰國策·齊策二》中。繁體字為「監送」。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
在古代,「監送」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說文解字》中記載的是「覸」,在《康熙字典》中的寫法是「覿」。這些古代的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見了。
例句
1. 警察将犯罪嫌疑人監送至拘留所,等待進一步調查。
2.法官宣布判決後,法警立即将被告人監送至監獄服刑。
組詞
1. 監視:對某人或某物進行觀察和監控。
2. 監控:通過安裝攝像頭等設備對人或物進行監視和控制。
3. 送達:将文件、信件等物品按規定遞送給目标人或機構。
近義詞
1. 押解:指押送犯人或囚犯到指定地點。
2. 送往:指将人或物品送到特定的地方。
反義詞
1. 接收:與《監送》相反,表示接受或收到某人或某物。
2. 解散:與押解或監送相反,指解除集體或組織。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