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奉貢的意思、奉貢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奉貢的解釋

(1).納貢。《後漢書·東夷傳·夫馀》:“二十五年, 夫餘王 遣使奉貢, 光武 厚荅報之。” 明 宋濂 《皇太子與高麗王書》:“王處海東,稱藩奉貢於朝廷者五年。”

(2).猶奉獻。《後漢書·呂布傳》:“ 成 ( 侯成 )分酒肉,先入詣 布 而言曰:‘蒙将軍威靈,得所亡馬,諸将齊賀,未敢嘗也,故先以奉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奉貢”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納貢
    指諸侯或附屬國向中央政權進獻貢品,以示臣服或維系政治關系。例如《後漢書·東夷傳·夫馀》記載:“夫餘王遣使奉貢,光武厚答報之。” 這一用法在古代文獻中常見,強調對上級權威的尊崇與禮節性進獻。

  2. 奉獻
    泛指恭敬地獻上物品或心意。如《後漢書·呂布傳》中提到,将領侯成将酒肉“先以奉貢”,表達對主将的忠誠。此含義更側重個人或群體的主動呈獻,不局限于政治關系。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後漢書》相關篇章或權威詞典釋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奉貢》這個詞的意思是向上級或有權威的人獻上貢品或供奉。它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女”和“貢”,共有12畫。其中,“女”是表示女性的部首,而“貢”則表示貢品或貢獻。《奉貢》一詞源自古代中國的宗廟祭祀儀式,是向神明或有權勢的人獻上物品或表示敬意的行為。 在繁體字中,《奉貢》可以寫作《奉貢》。這種寫法在台灣等地仍然被廣泛使用。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奉貢》在古代的寫法中有一些變化,例如“貢”字的右下方常常加上一個“人”字旁,表示與人相關的貢品。 以下是幾個例句: 1. 我們要向領導奉貢一份精心準備的禮物。 2. 他們定期向皇帝奉貢豐富的寶物和稀有的特産。 3. 這本書是我向老師奉貢的,希望能表達我的感激之情。 一些與《奉貢》相關的組詞包括:奉獻、貢品、進貢、獻上等。這些詞語都與向上級或有權威的人獻上物品或表示敬意的行為有關。 近義詞包括:進貢、進獻、獻上等。它們都表示向上級或有權威的人獻送物品的行為。 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立詞,因為《奉貢》一詞本身并不涉及拒絕獻上物品或反對向上級表示敬意的意思。 希望以上内容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