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律管的意思、律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律管的解釋

亦稱“ 律琯 ”。 1.用竹管或金屬管制成的定音器具。《六韬·五音》:“夫律管十二,其要有五音:宮、商、角、徵、羽。”

(2).古代亦用作測候季節變化的器具。《夢溪筆談·象數一》引 晉 司馬彪 《續漢書》:“候氣之法,於密室中,以木為案,置十二律琯,各如其方,實以葭灰,覆以緹縠,氣至則一律飛灰。” 唐 高彥休 《高阙史·齊将軍義犬》:“逾年牝死,犬彌加勤,又更律琯, 齊 亦殂落,犬嘷吠終夕,呱呱不輟。” 南唐 李璟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登樓賦》詩:“春氣昨宵飄律管,東風今日放梅花。” 宋 晁沖之 《贈僧法一墨》詩:“陰房風日不可到,律琯吹盡灰無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律管”是中國古代的重要器具,具有音樂和曆法雙重功能。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律管是以竹、銅、玉等材料制成的管狀器具,主要用于确定音高和測候季節變化。其名稱中的“律”指音律,“管”指管狀結構。


二、核心功能解析

  1. 音樂用途

    • 定音标準:通過管長調節音高,十二律管對應十二音階(宮、商、角、徵、羽等),是古代樂器調音的依據。
    • 材料分類:竹律(竹制)、銅律(銅制)、玉律(玉制),不同材質影響音色與精度。
  2. 曆法用途

    • 候氣法:将十二律管豎置于密室木案,管内填充葭灰,節氣到來時相應律管的灰會被氣流吹散,以此判斷季節變化。例如《夢溪筆談》記載此法源自晉代司馬彪的《續漢書》。

三、曆史文獻記載


四、其他解釋說明

需注意:部分現代資料(如)将“律管”解釋為“依法管理”,但這可能為引申義或誤用。傳統定義以音樂與曆法為主。


總結來看,“律管”是古代科學與藝術結合的典型代表,既承載音律标準,又關聯天文曆法,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律管》,這個詞意思是對人或事物進行管理、約束、監督的行為或手段。其拆分的部首是彳(辶)和月,筆畫有9畫。《律管》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過程中。它是由兩個具有獨立意義的漢字組合而成,彳(辶)象征着行動的動态,月則表示時間的循環、月亮的變化,具有限制和規定的意義。 在繁體字中,律管的寫法為「律管」,保留了原始的字形和結構。這種寫法更加貼近古代漢字的形态,也更能展示出文化的延續和傳承。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根據古法,律管的漢字寫法為「律」(以龍點頭表示),「管」(上口旁、母旁)的構造更為複雜,多用于古代篆書和隸書的書寫形式中。 以下是一些關于律管的例句: 1. 在這個組織中,律管部門負責監督員工的行為。 2. 合理的律管措施可以維護社會的穩定和正常秩序。 3. 律管制度的建立對于規範企業内部管理非常重要。 組詞方面,與律管相關的詞彙有很多,比如律師、法律、律政、管制、管理等。這些詞彙都表達了對行為的規範、約束和監督的意思。 律管的近義詞有:管理、監督、控制、規管等。這些詞彙都與對人或事物進行職責、權力範圍内的控制和指導相關。 反義詞方面,律管的反義詞可以是自由、放任、放任自流等。這些詞彙代表了對人或事物不進行過多幹預和約束的态度或行為。 綜上所述,律管一詞是指對人或事物進行管理、約束、監督的行為或手段。其拆分的部首為彳(辶)和月,筆畫為9畫。律管的寫法在繁體字中為「律管」,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為「律」和「管」。與律管相關的詞彙有很多,包括律師、法律、律政、管制、管理等。近義詞有管理、監督、控制、規管,反義詞有自由、放任、放任自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