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甎引玉的意思、抛甎引玉的詳細解釋
抛甎引玉的解釋
見“ 抛磚引玉 ”。
詞語分解
- 抛的解釋 抛 ā 投,扔:抛擲。抛撒(亦作“抛灑”)。抛售。 舍棄,丢下:抛棄。抛荒(任由土地荒蕪,不繼續耕種)。抛卻。抛頭露面。 扔擲 筆畫數:; 部首:扌; 筆順編號:
- 玉的解釋 玉 ù 石頭的一種,質細而堅硬,有光澤,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藝品:玉石。玉器。玉玺(君主的玉印)。抛磚引玉。金玉良言。玉不琢,不成器。 美,尊貴的,敬辭:玉泉。玉液(美酒)。玉言。玉姿。玉照(敬稱别人的
網絡擴展解釋
“抛甎引玉”是“抛磚引玉”的異體字寫法,二者含義相同。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含義
該成語字面指“抛出磚頭,引來玉石”,比喻用自己粗淺、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他人高明、成熟的見解或佳作。常用于自謙,表達主動提供初步想法以激發讨論的謙遜态度。
2.出處與典故
- 禅宗起源:源自宋代《景德傳燈錄》記載的禅宗公案。一僧人通過提問引出禅師的深刻見解,禅師以“抛磚引玉”形容這一過程。
- 軍事策略:在《三十六計》中被引申為戰術,指用小利(磚)誘敵,換取更大勝利(玉)。
3.使用場景與注意事項
- 交流讨論:學術研讨、會議發言時,常用作開場白,如“我先抛磚引玉,期待各位的高見”。
- 創作領域:作者自謙作品不成熟,希望引發更多優秀創作。
- 注意:僅用于自謙,不可評價他人,否則可能失禮。
4.延伸寓意
- 以小引大:強調通過低價值事物引導高價值成果的策略智慧。
- 激發互動:鼓勵群體讨論中主動貢獻觀點,促進思想碰撞。
“抛磚引玉”既是謙辭,也是策略,體現了中華文化中謙遜與智慧的結合。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誤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抛甎引玉》 的意思
《抛甎引玉》是一個成語,意為通過抛棄一些次品,以吸引更好的産品或人才。
拆分部首和筆畫
這個成語的部首是“扌”(手字旁),筆畫數為20畫。
來源
《抛甎引玉》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論語》中,被用來形容孔子的教育方法。後來經過演變,成為了一個通用的成語。
繁體
繁體字為「抛砧引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将“甎”寫作“砧”,因此成語的古時寫法是「抛砧引玉」。
例句
1. 我們應該放棄那些次品,去吸引更好的商品,這就是《抛甎引玉》的道理。
2. 領導抛棄了一些不合格的員工,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真是《抛甎引玉》的做法。
組詞
抛物線、引力、玉石
近義詞
碌碌無為、貴精不貴多
反義詞
珠去璧來、殺一儆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