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克笃的意思、克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克笃的解釋

(1).能增益。《書·武成》:“ 公劉 克篤前烈。” 孔 傳:“能厚先人之業。”

(2).猶言專一。 宋 李綱 《辭免兵部侍郎奏狀》:“陛下克篤武志,張皇六師,以昭 藝祖 之丕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克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克”與“笃”的單獨釋義及曆史文獻中的用法綜合理解。該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能增益
    指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或加強。例如《尚書·武成》中記載:“公劉克篤前烈”,孔傳注解為“能厚先人之業”,意為公劉能夠繼承并光大前人的功業。

  2. 專一、堅定
    表示心志專注、堅定不移。宋代李綱在《辭免兵部侍郎奏狀》中寫道:“陛下克篤武志,張皇六師”,此處強調君主對軍事目标的專注與決心。


二、單字解析


三、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籍或正式文體中,現代漢語較少使用。需注意語境差異: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尚書》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克笃

克笃是一個漢語詞彙,可以拆分成兩個部分,“克”和“笃”。其中,“克”字的部首為“兒”,總筆畫數為4,其古時寫法為“兒”,意為克制、戰勝;而“笃”字的部首為“竹”,總筆畫數為12,其古時寫法為“篤”,意為真誠、忠厚。因此,克笃的意思是指克服困難、堅持原則,并展現出真誠和忠誠的品質。

“克笃”這個詞源于《論語》中的一句話:“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克笃以蘊其德,載之以恒,則不息。”這句話意味着君子的生存方式并沒有什麼特别之處,但他能夠善于利用周圍的事物去實踐自己的道德準則,通過克服困難和堅持真誠的原則來培養自己的品德,并且将這種品德與恒心相結合,以此來達到不斷進取的目标。

在繁體字中,克笃分别寫作「剋篤」,其構字形式更加複雜,但意義并未改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克笃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克字在古代常常寫作“兒”,而笃字在古代常常寫作“篤”。這些古代寫法在有些場合仍然被使用,唐代以後的文人常常使用這些古代的寫法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克笃的例句:

  1. 他克笃地堅持自己的價值觀。
  2. 他以克笃的态度對待工作,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3. 隻有克笃的人才能夠經受住生活的考驗。

與克笃相關的組詞有:克己、克難、笃信、笃行等。

與克笃意義相近的詞彙有:忠誠、堅持、恒心等。

與克笃意義相反的詞彙有:虛僞、背叛、懈怠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