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翦拂的意思、翦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翦拂的解釋

(1).謂為馬修剪毛鬣,洗拭塵垢。 唐 李白 《天馬歌》:“ 伯樂 翦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

(2).用以比喻對人才的贊揚,提攜。 隋 盧思道 《孤鴻賦》序:“通人 楊令君 、 邢特進 已下,皆分庭緻禮,倒屣相接,翦拂吹噓,長其光價。” 宋 蘇轼 《與滕達道書》:“有監酒 高 侍禁 永康 者,與之外姻,聞亦甚謹幹,望略照庇,如察其可以翦拂,又幸也。” 明 吾丘瑞 《運甓記·棄官就辟》:“ 陶侃 一介愚蒙,荷承翦拂,三生深慶,九死何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翦拂”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1. 本義:修剪馬匹毛鬣,清洗塵垢
    指為馬匹整理毛發、清潔身體的行為。這一用法多見于唐代文獻,例如李白《天馬歌》中“伯樂翦拂中道遺”,即以“翦拂”暗喻對良馬的照料。該詞也隱含對事物精心打理之意。

  2. 引申義:比喻對人才的賞識與提攜
    在隋唐文學中,“翦拂”常被用來表達對人才的贊揚和培養。如隋代盧思道《孤鴻賦》序言提到“翦拂吹噓,長其光價”,即以修剪馬匹的動作類比伯樂識才的過程,強調對人才的重視與扶持。

其他語境中的特殊用法
部分文獻(如《江湖切要》)提到“翦拂”在江湖隱語中代指“下拜”,但這一用法較為罕見,多見于特定行話或通俗文學。

典型例句

“翦拂”兼具具體動作與抽象比喻的雙重含義,需結合上下文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翦拂》的意義

《翦拂》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為剪去或蘸取。它可以用于形容人物動作,也可以用于描述對物體的處理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翦拂》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羽(羽毛部首)和扌(手部首)。

它的總筆畫數為12畫。

詞源和來源

《翦拂》一詞的原義是用剪刀或手指剪取或蘸取,據推測,與漢朝時代的冠冕制度有關。冠帶上常常會挂有羽毛飾物,翦拂則是撤下這些羽毛飾物的意思。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詞的意義擴展為剪去或蘸取任何物體。

繁體字形式

《翦拂》的繁體字形式為「翦拂」。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研究,古代對于《翦拂》這個詞的寫法已經有所變化。在《說文解字》中,将《翦拂》的手部首部分寫作「扌」,而羽毛部分寫作「具」。這種寫法在古代經典文獻中較為常見。

例句

1. 服務員翦拂着飯菜上的花香,讓整個餐桌散發出誘人的香氣。

2. 老師用剪刀翦拂着紙片,制作了一隻漂亮的折紙鶴。

組詞

翻翦、翦剪、拂拭、拂去

近義詞

剪取、剪裁、蘸取、蘸拿

反義詞

補錄、攝取、弄損、複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