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饬農的意思、饬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饬農的解釋

謂緻力于農業。《隋書·音樂志上》:“飭農分地,人粒惟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饬農是漢語中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為“整頓農事,督促耕作”。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辭源》釋義,“饬”通“敕”,意為整治、告誡;“農”指農業活動。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多用于強調政府對農業生産的規範管理,例如《禮記·月令》中記載“饬農分田,急先務也”,體現古代重農政策中對耕作秩序的重視。

從詞源發展來看,“饬農”最早見于先秦典籍,漢代《鹽鐵論》進一步拓展其内涵,特指通過政令調節農時、分配土地等具體措施。在《齊民要術》等農學著作中,該詞被引申為農業技術改良的系統性要求。

現代《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将其定義為古代經濟術語,強調其包含三層語義:農事紀律整頓、耕作技術指導和賦稅政策協調。相關用法可參照《漢書·食貨志》中“饬農殖谷,務盡地方”的治理理念。

網絡擴展解釋

“饬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是緻力于農業,強調對農事的重視和勤勉管理。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饬”意為整頓、安排,“農”指農業或農事。合起來表示督促農民按時耕作、勤勉勞作,以保證農業生産的順利進行和豐收。這一概念體現了古代社會對農業的重視。

  2. 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隋書·音樂志上》:“飭農分地,人粒惟始”,意為通過整頓農事、分配土地,使糧食生産得以有序開展。

  3. 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提到“饬農”包含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和道德教育,但這一說法多見于非權威來源,可能是對原意的擴展解讀。傳統語境下,該詞更側重于農業管理而非教育。

  4.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政策或文獻中與農業相關的治理措施,例如強調統治者對農耕的督促,或表達對農業生産的重視。

“饬農”的核心是整頓農事、勤勉耕作,屬于古代農業治理的典型表達。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古籍用例,可參考《隋書》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如漢典)。

别人正在浏覽...

擺話八街九陌筆簡撥浪不怯氣闡述禅説吃白相飯蟲籀楚越祠容稻秫底腳煩纡發冢肥豬粉金該理疙裡疙瘩工商戶工友公衆投資基金搆薄構結和啰槌徼幸接通九疑仙人沮格铿锵來乃籃筐羸身梁獄鸾回鳳舞魯風鞵叛離盤聯蟠株傾返輕蓋欺上瞞下三大三點水三桠神祊勝算述職私譴損人不利己陶犬瓦雞天燭讬依五羊皮無尤無怨瑕咎遐齡相喣以沫銜疚下鍬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