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鄉校的意思、鄉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鄉校的解釋

古代地方學校。 周 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鄭人 遊 於鄉校以論執政。” 杜預 注:“鄉校,鄉之學校…… 鄭國 謂學為校。” 晉 袁宏 《後漢紀·光武帝紀四》:“更拜 恂 ( 寇恂 )為 汝南 太守。郡中無事,乃修鄉校,能為《左氏春秋》者,親與學焉。” 宋 施德操 《北窗炙輠》卷下:“ 關子開 ,頗有前輩風,嘗為鄉校直學。”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塢阡表》:“及遊鄉校,擩嚌羣經,食芳而漱腴,充然若有所得。”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鄉校”是古代中國的地方教育機構,具有特定的曆史内涵。根據多個文獻記載,其核心含義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鄉校是西周至春秋時期設立在鄉一級的學校,主要承擔地方教育功能。周代特指“六鄉州黨”的學校()。《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記載“鄭人遊于鄉校以論執政”,說明其不僅是教學場所,也是民衆議政的公共空間。

二、功能與特點

  1. 教育功能
    作為地方學校,鄉校教授經典文獻,如晉代寇恂曾在此教授《左氏春秋》()。
  2. 議政功能
    鄉校具有獨特的政治屬性,允許民衆讨論時政,成為早期民主議事的雛形()。

三、曆史演變

四、文化意義

鄉校體現了古代“政教合一”的傳統,将知識傳播與公共事務結合,成為儒家“教化”思想的重要實踐場所。其“議政”功能更被現代學者視為中國古代基層民主的早期形态()。


注:需注意“鄉校”與現代“鄉鎮學校”的區别,後者泛指農村地區的普通學校,不包含議政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二

鄉校

《鄉校》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對該詞語進行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組詞、近義詞、反義詞進行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鄉校》由兩個字組成,其中,“鄉”部分由“⺍”(丨橫)和“⺼”(月)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3畫;“校”由“木”(木)和“交”(交)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10畫。

來源和繁體

《鄉校》一詞來源于漢字,并沒有繁體字形式,保持了簡體形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鄉”有時也會寫作“鄉”,但在現代簡體漢字中統一采用了“鄉”的形式。而“校”則較為穩定,沒有變化。

例句

1. 我們在鄉校的教育下茁壯成長。

2. 鄉校教育承載了許多鄉村孩子的夢想。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鄉風、鄉誼、校風、校訓

近義詞:鄉村學校、鄉村教育、村校

反義詞:城市學校、市校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