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褡膊的意思、褡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褡膊的解釋

一種長方形的布袋,中間開口,兩端可盛錢物,系在衣外作腰巾,亦可肩負或手提。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折:“你這老人家,這衣服怎麼破了?把我這紅絹褡膊與你補這破6*處。”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第二天下午,自衛隊每人腰裡掖滿了手6*6*彈,有的用皮帶勒着,有的用褡膊纏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褡膊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褡膊(讀音:dā bó)是一種傳統布袋類物品,其含義和用途可綜合以下信息解釋:

  1. 基本形制與功能
    褡膊為長方形布袋,中間開口,兩端可存放錢物。既可系于腰間作為腰巾,也能手提或肩負,兼具收納與便攜性。

  2. 曆史與文化背景
    該詞最早見于元代雜劇《李逵負荊》,劇中用“紅絹褡膊”補衣的描寫,印證其作為日常用品的實用性。其别稱“搭連”或“搭包”也常見于文獻,反映不同地域的稱呼差異。

  3. 材質與擴展用途
    除普通布料外,也有絹制褡膊(如劇中紅絹材質),說明其材質多樣,可能因使用場景或身份不同而變化。

褡膊是古代兼具收納與服飾功能的工具,常見于宋元時期,通過文學作品和詞典記載可知其設計靈活,適應多種攜帶需求。

網絡擴展解釋二

褡膊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人體胳膊上的一部分。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這個詞的來源、拆分部首和筆畫、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褡(dā)的部首是衣,有六畫; - 膊(bó)的部首是肉,有十四畫。 來源: 這個詞的來源比較簡單,就是将“褡褳”和“胳膊”這兩個詞合并而成,意為衣袋和胳膊的意思。 繁體: 褡膊的繁體字是「褡臂」。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褡膊的寫法與現代寫法有所不同,具體的寫法在此不具體展開。 例句: 1. 小明穿着短袖,露出了結實的褡膊。 2. 她挽起袖子,露出纖細的褡膊。 組詞: 這個詞語作為一個名詞,沒有常見的組詞用法。 近義詞: 類似的詞語還包括“胳膊”、“臂膀”等。 反義詞: 褡膊的反義詞沒有特定的詞語,但可以用“腿”、“腳”等詞語來表達兩個身體部位的對比。 希望以上解釋能夠幫到您!如果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向我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