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儲水供磨墨用的水盂。《西京雜記》卷六:“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潤如新,王取以為書滴。” 清 朱琰 《陶說·說今》:“文房硯屏、墨牀、書滴、畫軸、秘閣鎮紙,司直各適其用。”
(2).指磨墨時用的水滴。《西京雜記》卷一:“以酒為書滴,取其不冰;以玉為硯,亦取其不冰。”
“書滴”是一個古代文房用具相關的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儲水供磨墨用的水盂
指古代用于盛放磨墨用水的容器,通常設計精巧,如玉制蟾蜍形狀的器皿。《西京雜記》記載,漢代廣川王曾用玉蟾蜍作為書滴,因其腹中可容水且光潤如新。清代文獻中也提到書滴與硯屏、墨床等文房器具并列使用。
磨墨時用的水滴
也可指磨墨時滴入硯台的水,強調其用于調節墨汁濃淡的功能。如《西京雜記》提到“以酒為書滴”防凍的用法。
建議結合《西京雜記》等古籍進一步考據其具體形制與用途。
《書滴》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書籍的液滴,通常用來形容書籍上滴下的水或其他液體。
《書滴》由"書"和"滴"兩個部分組成。
"書"的部首為"丨",總共有四畫。
"滴"的部首為"水",總共有三畫。
《書滴》是一個現代漢字詞語,沒有特定的來源淵源。它的繁體寫法為「書滴」。
在古代,字形和書寫方式會有一些變化。根據古典漢字的寫法,「書滴」的字形可能會稍有不同。
1. 書滴在紙上,留下了污漬。
2. 雨水打濕了書頁,書滴滴落在桌上。
1. 書架:存放書籍的架子。
2. 書館:供人閱讀圖書的場所。
3. 書店:出售書籍的商店。
4. 書寫:把思想、知識等用文字表達出來。
1. 書水:具有同樣含義的詞語。
2. 書上水印:表示書籍上留下的水痕。
1. 書幹:與書滴相反,表示書籍的表面是幹燥的。
2. 書頁無漬:表示書籍上沒有液體的痕迹。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