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響馬的意思、響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響馬的解釋

[robber] 舊稱放出響箭攔路搶劫的強盜

詳細解釋

舊時結夥攔路搶劫的強盜。因馬身系鈴或搶劫時先放響箭,故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外郡·鄚州》:“竊謂此地為畿輔要害,而去州縣稍遠,響馬大夥多盤據其中。”《儒林外史》第三四回:“那響馬賊數十人,齊聲打了一個忽哨,飛奔出來。”《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既作緑林大盜,便與那偷貓盜狗的不同,也斷不肯悄悄的下來,放這支響箭,就如同告訴那行人説,我可來打刼來了,不然為什麼叫作響馬呢?”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響馬”是中國古代對攔路搶劫的強盜或馬賊的稱呼,其含義與曆史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響馬”主要指舊時結夥騎馬攔路搶劫的強盜,常見于北方地區。其名稱來源有兩種說法:

2.地域特色與曆史演變

3.行動特點

響馬通常騎馬快速行動,以劫掠商旅、富戶為主,部分會“殺富濟貧”,帶有綠林色彩。清代小說《醒世姻緣傳》《儒林外史》等均有相關描寫。

4.詞義的雙重性

5.近義詞與關聯詞

近義詞包括“盜賊”“馬賊”,而“蹚将”則是河南對類似群體的稱呼,二者常被并列提及(如“山東響馬,河南蹚将”)。

“響馬”一詞既反映了古代社會治安問題,也承載了底層反抗的曆史記憶,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含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響馬》這個詞的意思

《響馬》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馬蹄踏地時發出的響聲。

拆分部首和筆畫

《響馬》這個詞的拆分部首為口(kǒu),馬(mǎ),并且總共有12畫。

來源

《響馬》一詞最早見于晉朝張芝的《聽腳聲》詩:“響馬華揚北阻胡,弧輪照獸碣水初。”其中“響馬”形象地描繪了馬蹄的聲音。

繁體

《響馬》在繁體字中寫作「響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響馬的寫法有所不同,例如在戰國秦漢時期,可以寫作「響嗫」、「響騠」等。

例句

1. 馬蹄敲擊大地,響馬聲回蕩在山谷中。

2. 響馬聲在夜晚傳來,使人心中蕩起波瀾。

組詞

1. 響聲:指任何物體發出的聲響。

2. 響亮:聲音清晰、洪亮。

3. 馬蹄:指馬的蹄子,又稱為馬腳。

近義詞

1. 馬蹄聲:用于形容馬蹄踏地時的聲音。

2. 馬蹄響:與《響馬》意思相近,形容馬蹄的響聲。

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