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十三省的意思、十三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十三省的解釋

明 代,全國除直屬京師的南北兩 直隸 外,共分十三省。後用以代指全國。《陝北民歌選·藍花花》:“五谷子,田苗子,數上高粱高;一十三省的女兒,數上 藍花花 好。”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十三省”是明代行政區劃的重要概念,具體含義及演變如下:

  1. 基本含義
    明代将全國劃分為13個省級行政區,即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湖廣、江西、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這些省份與直屬中央的南北兩直隸(北直隸包括今北京、天津等地,南直隸包括今江蘇、安徽、上海)共同構成明代疆域管理體系。

  2. 代指全國
    隨着曆史發展,“十三省”逐漸成為全國的代稱。例如陝北民歌《藍花花》中“一十三省的女兒,數上藍花花好”,即以“十三省”泛指全國,強調藍花花的美貌無與倫比。

  3. 曆史背景
    明代初期沿襲元代行省制,後經調整形成十三省,這一劃分奠定了中國現代省級行政區的基礎。至清代演變為“十八省”,但“十三省”仍作為文化符號保留在文學和民間表達中。

其他說明:

網絡擴展解釋二

詞義解釋

《十三省》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指容顔十分清白,毫無瑕疵。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十三省》可以拆分為“十”、“十”、“蔔”、“刂”四個部首,總共包含13畫。

來源

《十三省》最早出自唐代僧人智顗創作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尊前拟把歸期說,未省西風意,憶家南浦好風時。”其中“未省”即為“十三省”的意思。

繁體

《十三省》在繁體字中寫作「十三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十三省》在古代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相似,大緻無太大變化。

例句

他的皮膚白皙如玉,容貌十分端正,可以說是一位擁有《十三省》之美的人。

組詞

美麗如畫、肌膚白皙、容顔如花

近義詞

面如桃花、膚如凝脂、容光煥發

反義詞

瑕疵百出、兒女情長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