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風雨不改的意思、風雨不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風雨不改的解釋

語出《詩·鄭風·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比喻處于惡劣環境中不變其節操。 唐 元稹 《授韓臯尚書左仆射制》:“豈所謂 徐公 之行己有常,而詩人之風雨不改耶?”參見“ 風雨如晦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風雨不改

指在惡劣環境或艱難考驗中仍堅守承諾、保持本心,毫不動搖。該成語強調意志堅定,不受外界因素幹擾,常用于形容人的品格、信念或約定的可靠性。


詳細釋義

  1. 本義

    字面指即使遭遇風雨侵襲,事物仍保持原貌。後引申為在困境中堅守原則或信諾。

    例: “君子之約,風雨不改。”

  2. 引申義

    比喻在動蕩、壓力或誘惑下,始終如一地堅持立場、履行責任或保持高尚情操。

    例: “他風雨不改地資助貧困學生十年。”


出處與典籍依據

  1. 《論語》關聯精神

    雖非直接出處,但契合孔子“君子固窮”的思想(《論語·衛靈公》),強調君子在逆境中仍堅守道義。

  2. 唐代詩詞化用

    李商隱《杜工部蜀中離席》中“人生何處不離群”暗含世事無常中情誼的堅守,與成語内核相通。


語法與用法


近義與反義詞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2016年。
  3.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編,中華書局,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成語“風雨不改”(簡體:風雨不改)的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比喻人在惡劣環境或逆境中仍能保持堅定的節操和信念,不因外界影響而改變。

2. 出處與典故
源自《詩經·鄭風·風雨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意指亂世中仍堅守君子的品格與原則,唐代元稹《授韓臯尚書左仆射制》中亦有引用。

3. 語言特征

4. 文化内涵
強調中國傳統文化中對“氣節”的重視,常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形容人在困境、誘惑或壓力下仍堅持初心或道德準則。

5. 應用示例
例:“他雖身處困境,卻風雨不改,始終秉持誠信之道。”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引用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詩經》原文或唐代相關詩文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百廢俱興謗嫉辨麗俵給别試比邱才哲承印抽薹翠燦當諕點球杜衡烽偵該理甘死如饴鶴發雞皮弘辯紅衣主教畫格黃蜨混紡翦商肩注金商齎怒積歲累月雞豚九班君卿舌撈攏戾很黎戶臨筆流燿稆麥門阙女谒品系皮室兵錢財三五夕賞納深池是件衰疢松肪酒遂大夫鎖鳳囚鸾甜物調元蹄石聞譽相傍嚣號嚣會笑嘕小鎮遐視卸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