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蒐裒的意思、蒐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蒐裒的解釋

聚集。 宋 李綱 《<建炎進退志>總叙下之上》:“而 京東 、 河 北之兵在元帥府者又皆援例以歸,遂使行在軍旅單弱,雖旋蒐裒,其勢不多,何以捍強敵而鎮四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蒐裒”(sōu póu)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信息進行解讀:

基本含義

詳細解釋

  1. 詞義拆解:

    • 蒐:意為“搜集、探索”,如《詩經》中“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鄉”的“蒐”即表采集。
    • 裒:意為“聚集、聚合”,如《周易》中“裒多益寡”表示取有餘補不足。
    • 兩字結合後,整體強調“有目的地彙聚資源或知識”。
  2. 用法場景:

    • 褒義語境:多用于稱贊他人勤奮積累,如“他多年蒐裒文獻,終成學術大家”。
    • 自勉語境:可表達自我激勵,如“願蒐裒群書,以廣見聞”。
  3. 曆史用例:

    • 宋代李綱在《建炎進退志》中曾用“蒐裒”描述軍事力量的聚集:“雖旋蒐裒,其勢不多,何以捍強敵而鎮四方”。

相關成語

與“蒐裒”相關的成語包括“裒多益寡”(取長補短)、“旁蒐遠紹”(廣泛搜集傳承)等。

注意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書面或學術語境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蒐裒》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蒐裒》是一個純文言詞彙,意為“搜集、收羅”。它描述了人們積極主動地尋找、搜集寶貴的東西或信息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蒐裒》的拆分部首是“艸”和“衣”,其中“艸”表示植物,而“衣”表示衣物、服飾。

《蒐裒》的總筆畫數為20畫。

來源

《蒐裒》一詞最早可見于《史記·匈奴列傳》:“荊梧蒐裒之姿,於斯蓋然。”這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史書,描述了匈奴族的特點。

繁體

“蒐裒”的繁體字為「搜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有很多變體,因此《蒐裒》的古代寫法可能并不唯一。根據不同的字形版本,它可能出現為「蒐攴」、「蒐缶」或是其他類似形式。

例句

1. 他長年累月蒐裒海外親友的書信,終于得到了很多寶貴的信息。

2. 學生們蒐裒了大量有關該主題的資料,在演講比賽中表現優異。

組詞

1. 蒐集:收集、搜羅。

2. 裒列:列舉、點名。

近義詞

1. 彙集:集聚、聚集。

2. 收集:搜集、聚集。

反義詞

紛擾:分散、混亂。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