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詳細探究。《三國志·吳志·韋曜傳》:“又見 劉熙 所作《釋名》,信多佳者,然物類衆多,難得詳究,故時有得失。” 唐 權德輿 《魏國公<貞元十道錄>序》:“貫穿切劘,靡不詳究。”
(2).審察研究;審理究問。 明 海瑞 《吳吉祥人命參語》:“申府蒙批 吳鑭 獄情反覆不一,又與審録大異,帖委 淳安縣 會同 遂安縣 再加詳究。”
“詳究”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xiáng jiū,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漢書·藝文志》中的記載,唐代權德輿的《貞元十道錄序》也提到“貫穿切劘,靡不詳究”,體現其長期用于文獻考據。
“詳究”的“詳”與“詳細”同源,均強調周密性(參考-10對“詳細”的解釋),但“究”更突出探究的深度與過程。
《詳究》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詳”字的意思是充分、詳細,而“究”字的意思是深入、探索。因此,結合起來看,可以理解為仔細地、全面地探究某一事物。
在《詳究》這個詞中,其中的“詳”字的部首是言字旁,而“究”字的部首是穴字旁。根據這個部首信息,我們可以推斷出“詳”字的筆畫數是8畫,而“究”字的筆畫數是7畫。
《詳究》是一個古代漢語詞語,在古代漢字文獻中已經有所記載。它的繁體寫法是「詳究」。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詳」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的古字形為「詳」,字形上方多了一個「言」字旁。而「究」字的古字形和現代寫法相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詳究」的例句:
「詳究」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
與「詳究」意思相近的詞語有「細細研究」、「詳細探究」等;而與其意思相反的詞語有「粗略了解」、「膚淺探讨」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