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管窺的意思、管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管窺的解釋

[look at sth. through a bamboo tube—have a restricted view] 從管中窺物,喻目光短淺,見聞不廣

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後漢書·章帝紀》

管窺止寸耳

詳細解釋

亦作“ 管闚 ”。 1.從管中看物。比喻所見者小。《後漢書·章帝紀》:“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艱難,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三國志·蜀志·郤正傳》:“管闚筐舉,守厥所見。”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而管窺諸生,臆斷瞽説。” 清 姚鼐 《哭孔撝約三十二韻》:“道德慙途説,文章劣管窺。”參見“ 管窺蠡測 ”。

(2).“管中窺豹”的略語。 宋 秦觀 《李端叔見寄次韻》:“一斑縱復為管窺,萬派終難以蠡測。”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管窺”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指“從管子裡看東西”,比喻見識狹窄、片面,常用于形容對事物了解不全面或局限于小範圍。以下從詞典角度詳細解釋其含義、出處、用法及例句,參考權威漢語詞典資源如《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出版)和《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進行闡述。

一、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管窺”指通過管子的小孔觀察事物,引申為對事物的了解僅限于局部或表面,無法把握整體。它強調認知的局限性,常用于批評或自謙語境中。例如,在描述某人觀點片面時,可說“此乃管窺之見”。

二、出處與來源

“管窺”源自古代典籍,最早可追溯至《莊子·秋水》,其中記載“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笃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後人引申出“管窺”概念,比喻受限于環境或視角。參考《漢語大詞典》,該詞在漢代文獻中已廣泛使用,如班固《漢書》中提及“管窺蠡測”,進一步強化了其比喻義。

三、詳細解釋與比喻義

從詞典角度,“管窺”的核心在于比喻認知的狹隘性:

四、用法與例句

在漢語中,“管窺”多作動詞或名詞使用:

五、權威參考

本解釋綜合《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和《漢語大詞典》(第2版)的内容,确保專業性和可信度。由于詞典資源多為實體書或學術數據庫,未提供線上有效鍊接,但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社獲取詳細信息。

網絡擴展解釋

“管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ǎn kuī,指通過管子的孔洞觀察事物,比喻見識狹窄、看問題片面或局限性強。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1. 《莊子·秋水》:
    “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用竹管觀天、錐子量地,何其狹隘!)
  2. 《後漢書·章帝紀》:
    “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用管窺的狹窄視野,如何看清全局?)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四、例句與用法

  1. 書面批評:
    “他這番對國際局勢的析論,僅是管窺蠡測之見,何足采信?”
  2. 自謙表達:
    “據管窺之見,談以下幾點,請指正!”(常用于學術讨論或建議前的謙辭)
  3. 警示片面性:
    “評論作品最忌片面,易陷于管窺之弊。”

五、用法提示

若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知識,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霭郁冰凝殘悴産後窗軒純茂春秋鞑鞑裡單然丹荑等離子态跕躔敦修防隔風麗負纖趕道鼓風爐詭谲怪誕國際慣例呵殿和番豁朗繭栗佳耦寄椗接力賽跑祭旗極武刻斂曠日引久樂籍練兵秣馬裂罅厲疾理冤摘伏買棹夢白雞冥合泥腿杆女工飄邈平面圖披頭散發潛戶欺冒清江曲青水皂白人上柔情散郎三陽節尚字受熱耍笑水粉攤黃菜僞物聞令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