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ok at sth. through a bamboo tube—have a restricted view] 從管中窺物,喻目光短淺,見聞不廣
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後漢書·章帝紀》
管窺止寸耳
亦作“ 管闚 ”。 1.從管中看物。比喻所見者小。《後漢書·章帝紀》:“朕在弱冠,未知稼穡之艱難,區區管窺,豈能照一隅哉!”《三國志·蜀志·郤正傳》:“管闚筐舉,守厥所見。” 晉 葛洪 《抱樸子·明本》:“而管窺諸生,臆斷瞽説。” 清 姚鼐 《哭孔撝約三十二韻》:“道德慙途説,文章劣管窺。”參見“ 管窺蠡測 ”。
(2).“管中窺豹”的略語。 宋 秦觀 《李端叔見寄次韻》:“一斑縱復為管窺,萬派終難以蠡測。”
“管窺”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ǎn kuī,指通過管子的孔洞觀察事物,比喻見識狹窄、看問題片面或局限性強。以下是詳細解析:
若需更多例句或延伸知識,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管窺》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管的拆分部首為竹,總筆畫數為15;窺的拆分部首為穴,總筆畫數為13。
這個詞語來源于古代漢字演變,繁體字為「觀窺」。
在古時候,有關「觀窺」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其中,觀的拆分部首為見,總筆畫數為19;窺的拆分部首同樣為穴,總筆畫數為13。
1. 他經常使用望遠鏡來管窺星空的奧秘。
2. 這個小孩總是喜歡窺管别人的隱私。
1. 管理:指對事物進行管理。
2. 管束:指對人或行為進行束縛和管理。
3. 窺探:指偷窺、觀察或探究。
1. 窺視:指偷偷地觀察。
2. 觀望:指遠遠觀看,不積極參與。
1. 公開:指公然地展示或公布。
2. 撤銷:指取消、廢除。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