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棱的意思、達棱的詳細解釋
達棱的解釋
謂将原木砍成四邊形的椽子。《尚書大傳》卷四:“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礱之,加密石焉,大夫達棱,士首本,庶人到加。”《禮記·禮器》“ 管仲 鏤簋,朱紘,山節,藻棁” 漢 鄭玄 注:“宮室之飾:士首本,大夫達棱,諸侯斲而礱之,天子加密石焉。” 孔穎達 疏引《禮緯含文嘉》:“達棱謂斲為四棱以達兩端。”
詞語分解
- 達的解釋 達 (達) á 通:四通八達。達德(通行天下的美德)。達人。達士(達人)。 通曉:洞達。練達。 遍,全面:達觀(對不如意的事情看得開,不計個人的得失)。 到:到達。抵達。通宵達旦。 實現:目的已達。
- 棱的解釋 棱 é 物體上的條狀突起,或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相連接的部分:棱角。瓦棱。棱椎(多面體的一種)。三棱鏡。模棱兩可。 神靈之威,威勢:威棱。 棱 ē 〔不棱登〕口語贅詞,用于某些形容詞後,含厭惡意,如“
網絡擴展解釋
“達棱”是一個漢語詞彙,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兩種主要解釋:
一、建築術語(主要含義)
基本含義:指将原木加工成四邊形的椽子(古代建築中用于支撐屋頂的構件)。
詳細解釋:
- 工藝方法:通過砍削使原木形成四個棱角,兩端平整,符合禮制對不同社會等級的建築規範(如天子、大夫、士的房屋結構有嚴格差異)。
- 曆史依據:最早見于《尚書大傳》和《禮記·禮器》的注釋,漢代鄭玄提到“大夫達棱,士首本”,說明這是古代等級制度在建築中的體現。
二、成語含義(較少見)
基本含義:形容事物顯露或突出,形象鮮明(此解釋僅見于個别來源,權威性較低)。
使用場景
- 古文研究:用于解讀《禮記》《尚書大傳》等文獻中的建築規制。
- 曆史建築:分析中國古代木結構建築工藝時可能涉及該詞。
建議以第一種解釋為主,第二種需結合具體文獻謹慎使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達棱(dá léng)是一個漢字詞語,下面為你提供一些相關的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達字的部首是辵,棱字的部首是木。達字由辵部和至部組成,共有8畫;棱字由木部和冷部組成,共有10畫。
來源:達字通常指達到、達成、達到目的等含義,棱字通常指形狀像刀刃的尖銳邊緣。兩個字合在一起構成了達棱這個詞語。
繁體:達棱的繁體字為達棱。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達字的寫法與現代大緻相同,但棱字的寫法略有差異。古代的棱字中間多有豎線,兩旁有兩個點表示“冷”的音節。
例句:這塊玻璃的棱非常鋒利。他終于達到了自己的目标,從而取得了成功。
組詞:達高、高達、達觀、觀達、棱台、台棱等。
近義詞:銳利、尖利、尖銳。
反義詞:鈍、遲鈍、平滑。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