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bstruce;difficult to understand] 高深而難以理解
道理艱深
深奧難懂。 宋 蘇轼 《與謝民師推官書》:“ 揚雄 好為艱深之詞,以文淺易之説,若正言之,則人人知之矣。”《西遊補》第五回:“文字艱深,便費詮解。” 冰心 《寄小讀者》十六:“好像凡是 中國 書都是充滿着艱深的哲理,一看就費人無限的腦力似的。”
“艱深”是一個形容詞,主要用于描述道理、文詞等高深且難以理解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多用于學術、哲學、專業文獻或複雜藝術領域,需結合語境判斷是否適合簡化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詞典或蘇轼、冰心的原文分析。
艱深是一個形容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深奧、難以理解的性質或過程。它常用于形容思想、理論、學問等内容。
艱深的部首是艮(gèn),它由“一”和“虍”組成。艱深的總筆畫數為11畫。
艱深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它的義項為“艱難,困乏。”後來,艱深逐漸發展為形容事物深奧難懂的含義。
艱深的繁體字是艱深。
在古代,艱深的寫法和現在有一些差别。古代的寫法是“艱慎”,由“艮”和“慎”兩個字組成。
1. 這本書的内容非常艱深,需要大量的時間和思考才能理解。
2. 老師的講解非常艱深,讓學生們感到困惑。
3. 這個問題涉及的領域太過艱深,需要專家來解答。
1. 艱深難懂
2. 艱深學問
3. 艱深思考
1. 深奧
2. 難解
3. 高深
1. 淺顯
2. 簡單
3. 易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