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科跣的意思、科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科跣的解釋

露頭跣足。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一·方伯公遺事》:“先祖 方伯公 ,年九十餘,讀書排纂不輟,雖盛夏,衣冠危坐,未嘗見其科跣。”《隨園詩話補遺》卷四引 清 汪梅湖 《田家雜詠》:“科跣各真率,貌簡情乃親。”參見“ 科頭跣足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科跣”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科跣(kē xiǎn):指「露頭跣足」,即不戴頭巾、光着腳的狀态。該詞由兩部分組成:

發音與注音

使用場景

此詞多見于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通常用于描述古人簡樸、不拘禮節的形象,或特定儀式中的裝束。

補充說明

由于“科跣”屬于生僻詞,具體出處和使用案例需進一步查閱古籍。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代禮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科跣

科跣(kē xiǎn)是一個漢語詞彙,又被稱為“科霰”。下面将為您介紹科跣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同時也會提及一些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科跣由兩個部首組成:「禾」和「足」。其中,禾為上部部首,足為下部部首。根據它們的順序,禾在足上面。

根據《康熙字典》的解釋,科跣的總筆畫數為12畫。禾部部首表示與農業有關,足部部首表示與腿部、行走有關。

來源

科跣典源出自《莊子·九宮》:“欲學方術者,則跽而科跣,以期相知也。”意思是指為了學習方術,需跪着行禮并交流。從這裡引申出的“科跣”一詞,表示虔誠學習、向對方表示敬意的姿勢和行為。

繁體

科跣的繁體字為「科霰」,在寫法上與簡體字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有時會與現代略有不同。科跣在古時候的寫法中,足部部首在禾部部首下面(禾位置保持不變,足部部首底部連接到禾部底部)。

例句

1. 他虔誠地科跣在前輩面前,表示對前輩的尊敬。

2. 在傳統禮儀中,科跣是一種很重要的表達敬意的方式。

組詞

科學、科技、跣行等。

近義詞

跪拜、叩首、鞠躬。

反義詞

傲慢、無禮。

希望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和使用“科跣”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