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白或洗雪冤屈。 明 郎瑛 《七修類稿·辨證五·東窗事犯》:“ 嶽6*武穆 戲文《何立鬧酆都》,世皆以為假設之事,乃為 武穆 洩寃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洩冤漢語 快速查詢。
“洩冤”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表白或洗雪冤屈。以下從不同角度詳細解析該詞: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郎瑛的《七修類稿·辨證五·東窗事犯》,文中提到:“嶽武穆戲文《何立鬧酆都》,世皆以為假設之事,乃為武穆洩寃也。”
此處以嶽飛(武穆)的戲曲故事為例,說明文藝作品通過虛構情節為曆史人物洗刷冤屈,印證“洩冤”的實際應用場景。
“洩冤”屬于書面化表達,常見于古典文獻或嚴肅文本。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七修類稿》相關章節或古代司法案例。
洩冤是一個成語,用來形容昭雪受冤屈的意思。它意味着揭露并糾正了錯誤的指責或冤屈,為受到不公正對待的人恢複了名譽和尊嚴。
洩冤由兩個部首組成:氵(三點水)和冖(宀)。其中,氵是水的部首,冖是冒的部首。它們分别代表了與水有關的事物和頭部,合起來則形成了洩冤這個詞。
根據筆畫計算,洩冤共有11畫。
洩冤最早出現在《淮南子·泰族訓》一書中,這是一本記載了漢代的各種文化、哲學和科學知識的文集。《淮南子》是由漢代劉安編撰,其中的“洩冤”一詞被用來表示平反受冤屈。
在繁體字中,洩冤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不發生改變。
在古代漢字中,洩冤的寫法稍有不同。洩的古代寫法為放射的“弋”字與泉水的“水”字組合而成。冤的古代寫法為“冖”(守)加上“廠”(推)。
1. 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洩冤,最終證明了自己是無辜的。
2. 洩冤有助于社會公平正義的維護。
洩冤可以組成其他詞語,如洩憤(發洩憤怒),洩恨(散發憎恨),洩氣(失去勇氣)等。
近義詞:昭雪、平反、顯冤。
反義詞:冤枉、冤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