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ry high sea] 洶湧的波濤,比喻浩大的聲勢
狂濤怒浪
(1).洶湧的波濤。 五代 齊己 《觀李瓊處士畫海濤》詩:“巨鼇轉側長鰌翻,狂濤颠浪高漫漫。” 宋 辛棄疾 《水龍吟·用些語再題瓢泉》詞:“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無助,狂濤些。” 楊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四章:“就這樣她跑到了海邊,毫沒有顧惜地縱身撲向了怪嘯着的狂濤巨浪。”
(2).喻禍亂。 明 黃道周 《漳郡寇退寄候劉遠予明府》詩之二:“名賢良不負,半壁倚長城。能使狂濤退,遂聞溟海清。” 陳毅 《遊柏林失不雷河》詩:“狂濤興起,人間戰禍。”
(3).喻險境。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耶彼策 曰:‘汝得救孺子衆!汝以為脫身狂濤,獲天幸歟!’”
(4).喻澎湃的思潮。 姚雪垠 《言志篇》:“停筆時抛激動淚,狂濤疊起硯池中。”
“狂濤”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析:
自然場景
社會比喻
如需更多例句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曆史文獻或現代文學作品。
狂濤一詞可以形容洶湧澎湃的大海浪潮,是指海洋上巨大的波浪奔騰不息的景象。狂濤這兩個字的部首是犬,由犭和木組成,犭表示犬類動物,木表示物質。它的筆畫數是17畫,隸屬于重複型漢字。狂濤這個詞在古時候的寫法有繁體字《狂濤》。
“狂濤”一詞來源于古代,《莊子·逍遙遊》中有“狂風烈火”、“狂雨暴風”等描述,用以形容風暴和海上波濤洶湧的景象。後來這個詞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的“狂濤”。
以下是《狂濤》一詞的例句:
與“狂濤”相關的組詞有:狂風、狂浪、狂飙等。
與“狂濤”意義相近的詞有:洶湧、波濤、暴風暴雨等。
與“狂濤”意義相反的詞有:平靜、甯靜、穩定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