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銜辭的意思、銜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銜辭的解釋

謂攜帶書信。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閨有怨詩》:“飛鱗難托意,駛翼不銜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銜辭"是一個相對生僻的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其含義需要結合古漢語用法進行解析。以下是基于漢語詞典角度和古漢語語料對其詳細意思的解釋:

一、 核心含義解析

"銜辭"由"銜"和"辭"兩個單字構成:

  1. 銜 (xián):
    • 本義:馬嚼子,橫在馬口中備抽勒的鐵。《說文解字》:"銜,馬勒口中。從金從行。"
    • 引申義:
      • 用嘴含,叼着。如:銜枚(古代行軍時士兵口含防止喧嘩的器具)、銜環(報恩典故)。
      • 懷着,藏在心裡。如:銜恨、銜冤。
      • 連接,相接。如:銜接、首尾相銜。
      • 接受,奉。如:銜命(奉命)。
      • 官階,頭銜。如:官銜、軍銜。
  2. 辭 (cí):
    • 本義:訴訟的供詞。《說文解字》:"辭,訟也。"
    • 引申義:
      • 言辭,文辭,語句。如:辭藻、修辭、辭令。
      • 古代一種文體。如:楚辭、歸去來兮辭。
      • 告别。如:辭行、告辭。
      • 推托,躲避。如:推辭、辭謝。
      • 解雇。如:辭職、辭退。

二、 "銜辭"的合成意義

結合"銜"和"辭"的引申義,"銜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口含言辭,欲言又止: 指話語含在口中,想說而未說出的狀态。這層含義側重"銜"的"含"義和"辭"的"言辭"義。

    • 體現狀态: 形容人心中有所想、有所感,話語已到嘴邊,但因某種原因(如猶豫、顧忌、悲傷等)未能立即說出的情狀。
    • 近似表達: 欲言又止、吞吞吐吐、話到嘴邊留半句。
    • 示例: "他心中千言萬語,卻隻是銜辭未發,默默轉身離去。"
  2. 連綴文辭,撰寫文章: 指組織、連接詞句以形成文章或話語。這層含義側重"銜"的"連接"義和"辭"的"文辭"義。

    • 體現行為: 描述構思、寫作或表達的過程,強調将零散的詞語、句子連貫成篇。
    • 近似表達: 綴辭、屬文、綴文、撰文。
    • 示例 (古風): "詩人銜辭屬文,字字珠玑。" (此用法在現代漢語中極為罕見)

三、 使用場景與辨析

四、 參考來源

  1. 《說文解字》 (東漢·許慎 著):提供了"銜"和"辭"二字的本義及字形分析,是理解其原始含義的基礎。可參考中華書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點校本。
  2. 《漢語大字典》 (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辭書出版社):收錄漢字單字釋義最為詳盡的工具書之一,對"銜"和"辭"的各個義項有詳細羅列和書證,是分析合成詞義的基礎。可在各大圖書館查閱或通過專業數據庫訪問。
  3. 《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古今漢語詞彙最為豐富的詞典之一。雖然其紙質版或網絡版可能未直接收錄"銜辭"詞條,但可通過其對"銜"和"辭"相關合成詞(如"銜恨"、"銜冤"、"辭藻"、"修辭"等)的釋義及書證,輔助理解"銜辭"可能的含義構成。可在各大圖書館查閱或通過專業數據庫訪問。
  4. 古代詩文用例分析: 通過檢索古籍數據庫(如中國基本古籍庫、國學大師網等),查找包含"銜辭"的古代文獻片段,結合上下文分析其确切含義。這是理解該詞實際用法的最直接證據。(注:因其生僻,相關用例可能較少且分散

"銜辭"是一個古雅且生僻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有二:一是形容話語含在口中、欲言又止的狀态;二是指連綴文辭、撰寫文章的行為(此義更古舊)。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理解時需結合古漢語單字義和文獻語境。其釋義主要基于權威字詞典對單字的訓釋及古漢語語用邏輯推演。

網絡擴展解釋

“銜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一、作為成語(xián cí)

基本含義:指擔任重要職務或責任的人主動辭去職位。
構成解析:


二、作為動詞短語(xián cí)

基本含義:攜帶書信或文辭。
文學例證:南朝梁王僧孺《春閨有怨詩》中“駛翼不銜辭”,此處“銜辭”指飛鳥傳遞書信。
字義拆分:


綜合說明

兩種解釋均存在合理性,需根據上下文判斷。現代語境中,作為成語的用法更常見,而“攜帶書信”的釋義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保駕便郡兵無常形孱頭鏟革長蚑純臣錯錯彫年對子耳聞不如目見分寸之末忿隙貴身孤壘橫戟黃螺化俗鹡鴒餞臘翦片嘉言善行解素京夏頸椎蠲憂濬急空緑臨文留神六铢衣理行戮害抹臉面上面子話迷戲陴倪前車奇俊情端绮豔散民上佼士檢順續悚懾訟言肅服檀桓讨沒臉面危仆委佗無動為大烏龜殼憲斷顯言閑悠悠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