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攜帶書信。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閨有怨詩》:“飛鱗難托意,駛翼不銜辭。”
“銜辭”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兩種解釋,需結合使用場景區分:
基本含義:指擔任重要職務或責任的人主動辭去職位。
構成解析:
基本含義:攜帶書信或文辭。
文學例證:南朝梁王僧孺《春閨有怨詩》中“駛翼不銜辭”,此處“銜辭”指飛鳥傳遞書信。
字義拆分:
兩種解釋均存在合理性,需根據上下文判斷。現代語境中,作為成語的用法更常見,而“攜帶書信”的釋義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釋。
銜辭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對某種職務或職位的辭去,即主動放棄某個職責或權力。
銜辭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衤和辭,其中衤是衣服的意思,辭則是辭職的意思。它由13畫組成,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漢字。
銜辭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當時用意是指賈生請辭的意思。後來逐漸演變成一般意義的辭去職務,不再是特指個人行為。
銜辭的繁體字為"銜辭"。
在古代,銜辭的寫法可能與現在略有不同。但隨着曆史的演變,現代漢字的形式基本上已經固定下來。
1. 他對公司的發展感到失望,因此決定銜辭。
2. 老師們經過商量,決定向校長遞交銜辭書。
組詞:辭職、請辭、辭去、放棄、辭呈。
近義詞:辭去、辭職。
反義詞:任職、就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