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耳聞不如目見的意思、耳聞不如目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耳聞不如目見的解釋

[seeing for oneself is better than hearing from others] 耳聽的不如眼見的真實

耳聞不如目見,吾曹目見何可共辨。——《魏書·崔浩傳》

詳細解釋

謂聽到的不如看到的可靠。 漢 劉向 《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魏書·崔浩傳》:“耳聞不如目見,吾曹目見,何可共辨?” 張天翼 《大林和小林》第九章:“ 包包 說:‘天使的翅膀都是這樣的。’‘啊,是的是的,真是耳聞不如目見。天使呀,您來有什麼話對我說。’”亦作“ 耳聞不如眼見 ”、“ 耳聞不如目睹 ”。《舊唐書·辛替否傳》:“臣嘗以為古之用度不時,爵賞不當,破家亡國者,口説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眼見。”《資治通鑒·唐睿宗景雲二年》:“自古失道破國亡家者,口説不如身逢,耳聞不如目睹。”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耳聞不如目見”是一個漢語成語,字面意思為“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真實可靠”,強調親身觀察的重要性,常用于說明直接經驗比間接傳聞更可信。


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比喻通過實際觀察或親身體驗獲得的信息,比單純聽來的傳聞更準确可靠。常用于倡導實踐或批判僅依賴間接信息的行為。

  2. 出處與典故

    • 文獻來源:最早出自西漢劉向的《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 曆史故事:戰國時期,魏文侯欲選邺城太守,謀臣翟璜建議親自考察候選人,最終通過實際觀察選中了西門豹。這一典故進一步诠釋了成語的實踐意義。
  3. 用法與例句

    • 語法:複句式結構,多作分句或補語,可獨立使用。
    • 例句:明代《西遊記》第四十八回:“口說無憑,耳聞不如目見,我背了馬,且請師父親去看看。”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眼見為實、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
    • 反義詞:道聽途說、以訛傳訛。

應用場景

如需更完整的典故背景或例句,可參考《說苑·政理》等古籍或權威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聞不如目見是一個成語,意思是聽說的不如親眼所見。下面我們分别來看一下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耳 - 耳朵,表示聽覺的器官。它是由“丨”和“㇏”這兩個部首組成。 聞 - 聽到、聽說。它是由“門”和“二”這兩個部首組成。 不 - 否定詞,表示不做某事。它是由“一”和“丿”這兩個部首組成。 如 - 像、如同。它是由“女”和“口”這兩個部首組成。 目 - 眼睛,表示視覺的器官。它是由“目”這個部首組成。 來源: 耳聞不如目見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論語》中的一句話:“目見而心知,言聞而意密。”意思是親眼所見的效果遠遠勝過盡聽說的效果。 繁體: 耳聞不如目見(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耳聞不如目見(古時候漢字寫法) 例句: 耳聞不如目見,你親眼看到的才是真實的。 組詞: 耳目一新、耳聞目睹、耳聞目見、耳聞目睹、耳目門戶、目見耳聞 近義詞: 百聞不如一見、親眼所見勝于百聞 反義詞: 耳聞勝于目見、眼見不如耳聞 這樣,你對《耳聞不如目見》這個成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有了更清楚的了解。希望這些信息能幫到你!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