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管的意思、箫管的詳細解釋
箫管的解釋
排箫和大管。泛指管樂器。 南朝 宋 鮑照 《代昇天行》:“ 鳳臺 無還駕,簫管有遺聲。” 唐 羅邺 《春風》詩:“暗添芳草池塘色,遠遞高樓簫管聲。” ********* 《與江郎對飯座上口占》:“南樓簫管沉沉夜,絶似 秦淮 *********。”
詞語分解
- 箫的解釋 箫 (簫) ā 管樂器名,古代的“排箫”是許多管子排在一起的,現代用一根管子,豎着吹,亦稱“洞箫”。 弓的末端。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管的解釋 管 ǎ 吹奏的樂器:管樂器。管弦樂。 圓而細長中空的東西:管道。管線。管見(謙辭,淺陋的見識)。管窺蠡測(從竹管裡看天,用瓢量海水,喻眼光狹窄,見識短淺)。管中窺豹。氣管。血管。針管。雙管齊下。 形狀
網絡擴展解釋
“箫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解釋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整理如下:
一、基本釋義
- 泛指管樂器:指排箫和大管的合稱,常作為古代管樂器的統稱。
- 單指豎笛:在部分文獻中(如《樂府詩集》),也特指單管的箫(即豎笛,又稱洞箫),屬于竹制吹奏樂器。
二、文獻引用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學作品:
- 《詩經·周頌·有瞽》中“箫管備舉”描述祭祀時管樂齊奏的場景。
- 南朝鮑照《代昇天行》以“箫管有遺聲”暗喻音樂餘韻。
- 唐代羅邺、現代郁達夫等詩人亦用此詞渲染意境。
三、擴展說明
- 字形與結構:“箫”為竹制單管豎吹樂器(洞箫),音色清幽;“管”在古代可指簧片類吹管樂器(如大管)。
- 現代用法:如今“箫管”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實際演奏中已較少作為樂器組合名稱使用。
建議結合《詩經》《樂府詩集》等典籍進一步了解其文化背景。
網絡擴展解釋二
箫管的意思
箫管是指用來吹奏箫的部分,箫是一種古老的樂器,它具有長而細的木管,能夠産生深情悠揚的聲音。
拆分部首和筆畫
箫管的拆分部首是竹(⺮)和管(⺶),它的總筆畫數為14畫。
來源和繁體
箫管一詞來源于古代的樂器名稱,由于在繁體字中保留了傳統的字形,所以繁體字中的箫管與簡體字中的形狀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箫管的字形與現代有些許差異。箫的古漢字寫法為“蕭”,管的古漢字寫法為“筦”,将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箫管”。
例句
他在音樂會上吹奏着優美的箫管聲。
組詞
箫吹、箫音、管樂、樂器
近義詞
箫子、箫笛
反義詞
鼓槌、琴弦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