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雍容自得貌;動止有儀貌。 宋 梅堯臣 《同道損持國訪孔旼處士》詩:“窮巷獨秉德,車馬一何多!勢力走諛諂,禮義服委佗。” 王闿運 《瞿學士妻吳氏墓志銘》:“夫人委佗觀志,思媚君姑。”參見“ 委委佗佗 ”。
曲折行貌。《後漢書·任李萬邳劉耿傳贊》:“委佗還旅,二守焉依。” 李賢 注:“佗音移,行貌也。”《後漢書·儒林傳序》:“服方領習矩步者,委它乎其中。” 李賢 注:“委它,行貌也。”
“委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曆史文獻和不同語境有所演變,主要可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儀态端莊、雍容自得
該詞最早見于《詩經·鄘風·君子偕老》中的“委委佗佗,如山如河”,形容人儀态莊重、舉止從容,如山河般恢弘自然。古代注疏如《爾雅·釋訓》亦将其解釋為“美也”,強調寬容、優雅的儀态。後世文人如宋代梅堯臣、清代王闿運等也在詩文中使用此義,如“禮義服委佗”指以禮義約束自身,保持端莊之姿。
疊詞“委委佗佗”的擴展含義
在成語“委委佗佗”中,該詞進一步引申為行止有度、德性平易,如《詩經》毛傳提到“行可委曲蹤迹,德平易也”,朱熹集傳則總結為“雍容自得之貌”。
部分文獻(如)提到“委佗”有言辭含混、不明确的用法,可能是将“委曲求全”與“佗佗不已”合并後的引申義,但這一解釋較少見于經典典籍,權威性相對較弱。
“委佗”的核心含義源自《詩經》,以形容儀态、德行的優雅從容為主;其他引申義或因後世語境演變産生。若需深入研究,可參考《詩經》《爾雅》及曆代注疏,或結合《說文解字》考察字源。
《委佗》是一個漢字詞語,具有以下含義、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等特點。
《委佗》意思是指委派、授權他人完成某項任務或職責。也可以指指使、命令他人做事。
《委佗》的拆分部首是女和亻,共有11個筆畫。
《委佗》的來源較為複雜,其中“委”表示授權、托付,而“佗”表示人名。根據古代記載,《委佗》一詞最早見于《尚書·同工》:凡有事委佗。後來在古代文獻和書籍中逐漸流傳開來。
《委佗》的繁體字為「委佗」。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對于《委佗》這個詞,古代的寫法主要是指委派他人完成某項任務。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統一,現代漢字寫法不再區分古代寫法。
1. 公司把這個項目委佗給了一家外部機構。
2. 這個任務很重要,需要把它委佗給一個可靠的人。
委派、佗派、委托、派佗等
委托、授權、委任等。
自己動手、親力親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