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携带书信。 南朝 梁 王僧孺 《春闺有怨诗》:“飞鳞难托意,驶翼不衔辞。”
“衔辞”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使用场景区分:
基本含义:指担任重要职务或责任的人主动辞去职位。
构成解析:
基本含义:携带书信或文辞。
文学例证:南朝梁王僧孺《春闺有怨诗》中“驶翼不衔辞”,此处“衔辞”指飞鸟传递书信。
字义拆分:
两种解释均存在合理性,需根据上下文判断。现代语境中,作为成语的用法更常见,而“携带书信”的释义多见于古典文学作品。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释。
衔辞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对某种职务或职位的辞去,即主动放弃某个职责或权力。
衔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衤和辞,其中衤是衣服的意思,辞则是辞职的意思。它由13画组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汉字。
衔辞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当时用意是指贾生请辞的意思。后来逐渐演变成一般意义的辞去职务,不再是特指个人行为。
衔辞的繁体字为"銜辭"。
在古代,衔辞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略有不同。但随着历史的演变,现代汉字的形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
1. 他对公司的发展感到失望,因此决定衔辞。
2. 老师们经过商量,决定向校长递交衔辞书。
组词:辞职、请辞、辞去、放弃、辞呈。
近义词:辞去、辞职。
反义词:任职、就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