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獄。《淮南子·說林訓》:“道德可常,權不可常。故遁關不可復,亡犴不可再。” 高誘 注:“獄犴亡逃,不可復由其入,故曰權不可常也。”
“亡犴”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及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綜合得出:
根據《淮南子·說林訓》的記載及高誘注(),“亡犴”指“越獄”,即囚犯從監獄中逃脫的行為。例如原文“遁關不可復,亡犴不可再”中,前句指非法通關不可重複使用,後句則強調越獄行為不可再次發生。
構詞分析
語境延伸
該詞體現了古代對法律權威的強調,通過“不可再”的表述,暗含對破壞司法秩序行為的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現代辭書(如)将其解釋為“身體虛弱無生氣”,此釋義可能源于對“犴”字其他義項(如“病痛”)的引申,但缺乏古籍用例支撐。建議以《淮南子》原始文獻及曆代注疏為準。
該詞屬于生僻古語,現代語境中極少使用。若需表達“越獄”含義,建議優先使用現代漢語詞彙;若引用古籍或研究法律史時,可注明出處以增強準确性。
《亡犴》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狗喪失了主人,或主人喪失了狗。
《亡犴》由兩個部首組成,亡(wáng)和犭(quǎn)。
亡的五筆拆分為人(㇐)和亡(亠),總計五畫。
犭是犬(狗)的另一種形式,一般被稱為犬旁。它隻有一畫。
《亡犴》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演變過程。在古代,《亡》字的意思是"死亡",而犬(狗)代表了動物的意思。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喪失了狗"或"喪失了主人"的含義。
《亡犴》這個詞的繁體形式是「亡犬」。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亡犴》的古漢字寫法是「亾犬」。
1. 我迷路的時候,亡犴找到了我并帶我回家。
2. 這隻亡犴一直守護着主人的墳墓。
1. 亡羊補牢:指為了解決問題而做出的遲來的補救措施。
2. 犬類:指所有狗的總稱。
失犬、喪犬
得犬、覓犬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