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觀過知仁的意思、觀過知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觀過知仁的解釋

謂察看一個人所犯過錯的性質,就可以了解他的為人。語出《論語·裡仁》:“人之過也,各於其黨,觀過,斯知仁矣。”《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後》:“ 燕王 大喜,上書稱:‘ 子路 喪姊,朞而不除, 孔子 非之。 子路 曰:“ 由 不幸寡兄弟,不忍除之。”故曰:“觀過知仁。”’” 唐 劉知幾 《史通·論贊》:“ 王邵 志在簡直,言兼鄙野,苟得其理,遂忘其文,觀過知仁,斯之謂矣。” 明 李贽 《史綱評要·宋紀·太祖皇帝》:“儲位、遷都二大事,俱失之,可恨也。然觀過知仁,不以損聖。”《兒女英雄傳》第十二回:“至於你受那 十三妹 的金銀,允那 張金鳳 的姻事:這兩樁事,你自己以為大錯,我倒原諒你。何也?聖人説,‘觀過知仁’,原不盡在‘黨’字上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觀過知仁”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1.基本信息

2.出處與釋義

3.應用場景

4.示例

5.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不同典籍中的引用案例,可參考《論語》《漢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觀過知仁

《觀過知仁》是一句成語,一般用來形容人通過觀察或經曆事物後得到智慧和識别力。

首先,讓我們來拆分《觀過知仁》這個成語。它由四個部分組成:觀、過、知、仁。其中,“觀”是由左右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見”,右邊是“目”,表示“看、觀察”的意思;“過”的左邊是“辶”,這是一個表示“走”的部首,“過”的右邊是“寸”,表示“一個小段”的意思;“知”的左邊是“矢”,表示“箭”,右邊是“口”,表示“口齒、嘴巴”的意思;“仁”的左邊是“人”,右邊是“二”,表示“數量”的意思。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庸》這部經典著作中的一句話:“觀過知仁”,意思是通過觀察錯誤的行為,就能認識仁德的價值。從而指出通過觀察經驗,人們可以獲得關于仁德的理解和認知。

在繁體中文中,這個成語的寫法是“觀過知仁”,與簡體中文大緻相同。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一般将“觀”字寫作“觀”,将“過”字寫作“過”,将“知”字寫作“識”或“智”,将“仁”字寫作“仞”,但其意思和使用方法大緻一樣。

舉個例句,比如:“他曾經觀過很多無私幫助别人的行為,從而知道仁愛之道。”這句話中,通過觀察了解到的智慧和理解力讓人明白了仁愛的意義。

其他與《觀過知仁》相關的詞語有:“觀察”、“明白”、“了解”等。

近義詞有:“見機行事”、“以觀後效”、“經驗之談”等。

反義詞有:“瞎子摸象”、“閉目塞聽”、“大智若愚”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