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罄的意思、掉罄的詳細解釋
掉罄的解釋
見“ 掉磬 ”。
詞語分解
- 掉的解釋 掉 à 落下:掉淚。 減損,消失:掉色。掉價兒。 遺失,遺漏:這一行掉了兩個字。 回轉(僴 ):掉頭。掉轉。 搖擺,引申為賣弄,耍:掉文。掉俏。掉以輕心。掉臂而去。 對換:掉包。掉換。 落在後面:掉隊
- 罄的解釋 罄 ì 本義為器中空,引申為盡,用盡:告罄。罄其所有。罄竹難書。 古同“磬”,打擊樂器。 顯現:“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 嚴整的樣子:“師曠罄然”。 筆畫數:; 部首:缶;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掉罄”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詞典綜合理解:
-
古代用法
根據《禮記》注疏和《新唐書》記載,“掉罄”(亦作“掉磬”)最早指急躁、争論或相互指責的行為。例如唐代權萬紀因直言進谏被形容“掉罄自肆”,即暗含态度強硬、易引發沖突之意。
-
現代釋義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事物落下或完全消失”,拆分理解為“掉”(落下)與“罄”(用盡)的組合。但這一釋義缺乏古代文獻佐證,可能是現代引申或誤傳。
-
争議與辨析
- 古代典籍中,“掉罄”多與情緒、言語沖突相關,如漢代鄭玄注《禮記》提到齊地人用該詞表示“相互指責”。
- 現代部分釋義(如“消失”)可能與“罄”的“耗盡”含義混淆,需注意語境區别。
該詞主要用于古漢語研究,實際使用極少。若在文獻中遇到,建議優先參考“急躁争論”的釋義,并結合上下文判斷。對現代語境下的“消失”解釋需謹慎對待。
網絡擴展解釋二
掉罄(diào qìng)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水井枯竭無水。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攵」和「網」。其中,部首「攵」(pū)表示推動的意思,而部首「網」(wǎng)表示網絡或者抓住的意思。按照筆畫來計算,它共有13畫。
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對水源幹涸的描述。在古代農耕社會中,水井的水是人們生活的重要來源之一。當水井枯竭,斷水供應時,人們将井底用竹竿或其他工具向下探測,希望能找到更深的水源。而掉罄這個詞就是形容井中完全沒有水了,無法再獲取水源。
在繁體字中,掉罄的寫法為「掉罄」,沒有太大差異。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掉罄的字形與現代略有區别。其中,「掉」的古字形為「捶」,「罄」的古字形為「青」。這種字形變化也體現了古代對于水井幹涸的描繪。
以下是一些掉罄的例句:
1. 這口水井今天完全掉罄了。
2. 幹旱的夏季,很多水井都會掉罄。
3. 我們必須及時采取措施,以免地下水源掉罄。
掉罄這個詞沒有常見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因為它比較特殊,主要用于描述水井幹涸的情況。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幫助!有其他問題盡管問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