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 杜甫 《佳人》詩:“侍婢賣珠迴,牽蘿補茅屋。”謂牽拉蘿藤補房子的漏洞。後以“牽蘿補屋”形容生活困難或勉強應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紅玉》:“荷鑱誅茅,牽蘿補屋,日以為常。”亦省作“ 牽補 ”。 宋 陳亮 《甲辰答朱元晦書》:“信斯言也,千五百年之間,天地亦是架漏過時,而人心亦是牽補度日。” 宋 文天祥 《賀籤書樞密江端明古心書》:“天下無事,則代天理物之地,猶可從事于牽補架漏,以庶幾不緻於敗缺。”
“牽蘿補屋”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qiān luó bǔ wū,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該成語通過具體的生活場景,反映了古人在逆境中堅韌求生的态度,也暗含對資源匮乏下無奈妥協的刻畫。
如需更多例句或詳細出處,可參考搜狗百科(-2)、漢典等來源。
《牽蘿補屋》是一個成語,意指用無法滿足需求的方法來應對困難或問題,即采取不切實際的舉措來解決實際的困難。
<2h>拆分部首和筆畫2h>《牽蘿補屋》的拼音首字母分别為「qian(1) luo(2) bu(3) wu(1)」。其中,「牽」的部首是「牛」,總共包含7個筆畫;「蘿」的部首是「艹」,總共包含15個筆畫;「補」的部首是「行」,總共包含12個筆畫;「屋」的部首是「屍」,總共包含9個筆畫。
<3h>來源3h>《牽蘿補屋》這個成語來源于《莊子·逍遙遊》,成語的前一句是“将欲取天下而為之”,後一句是“吾令上下而急其上,若是者,不可得而牽蘿補屋也”。原文意指為了達到所要的目标而急迫地工作,如果這樣做,就不可能達到目标,隻會做一些無用功。
<4h>繁體4h>《牽蘿補屋》這個成語的繁體字為「牽蘿補屋」。
<5h>古時候漢字寫法5h>在古時候,「牽」的字形為「牽」,為「肅宗碑文」「康熙字典」采用字形。「蘿」的字形為「蘿」,為小篆字形。「補」的字形為「補」,為小篆字形。「屋」的字形與現在相同。
<6h>例句6h>他明明知道方法不對,卻還是選擇了牽蘿補屋的辦法。
<6h>組詞6h>陷阱牽蘿、牽蘿引足、牽蘿挂面、牽強附會、補綴句讀。
<7h>近義詞7h>敷衍塞責、驢唇不對馬嘴、畫蛇添足。
<7h>反義詞7h>切中要害、一舉解決、事半功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