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冬溫夏凊的意思、冬溫夏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冬溫夏凊的解釋

(1).亦訛作“冬溫夏清”。冬溫被使暖,夏扇席使涼。謂事親無微不至。語出《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北魏 《張猛龍碑》:“冬溫夏清,曉夕承奉。” 明 陳汝元 《金蓮記·捷報》:“膝下紅顔,須代冬溫夏凊;眼前白髮,況兼影隻形孤,怎捨庭幃,願供菽水。”

(2).冬暖夏涼。 陳毅 《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詞之一:“宮闕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冬溫夏凊(dōng wēn xià qìng)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語,其釋義與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義溯源

  1. 單字釋義

    • 冬溫:冬季以溫暖侍奉父母(“溫”指溫暖照料)。
    • 夏凊:夏季以清涼侍奉父母(“凊”音qìng,意為涼、寒,《說文解字》釋為“寒也”。

      來源:

    • 《說文解字注》:“凊,寒也。從仌,青聲。”(清代段玉裁注本)
    • 《漢語大字典》:“凊”表涼意,多用于古籍。
  2. 成語本義

    指子女根據季節變化調整侍奉父母的方式,體現傳統孝道。

    經典出處:

    • 《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漢代戴聖編纂)

二、權威詞典釋義

  1. 《漢語大詞典》

    釋為:“冬天溫被使暖,夏天扇席使涼。形容子女對父母的盡心奉養。”

    例句:

    • 明·湯顯祖《牡丹亭》:“冬溫夏凊,昏定晨省,都是為人子的道理。”
  2.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标注為:“冬天使父母溫暖,夏天使父母涼爽。指子女孝順。”


三、文化内涵與用法

  1. 孝道象征

    成語濃縮儒家“孝”文化,強調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孝經》中“居則緻其敬,養則緻其樂”的實踐。

  2. 現代引申

    可泛指對長輩或他人的細緻照料,如:“社區提供冬溫夏凊的養老服務。”


四、古籍與文學引用

  1. 《禮記》原典

    “冬溫夏凊”與“昏定晨省”(晚間服侍就寝,清晨問候安好)并提,形成傳統孝道禮儀體系。

  2. 文學化用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三十三回:“你替我想想,我該怎樣冬溫夏凊,才是正理?”(凸顯家族倫理觀)

參考資料來源:

  1. 《說文解字注》(段玉裁)
  2.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
  3. 《禮記·曲禮上》(中華書局點校本)
  4.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5. 《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
  6. 《孝經注疏》(北京大學出版社)
  7. 《紅樓夢》(人民文學出版社)

(注:古籍來源以通行學術版本為準,現代詞典标注最新版次。)

網絡擴展解釋

“冬溫夏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dōng wēn xià qìng(部分資料标注為“jìng”,但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及多數來源,以“qìng”為準)。其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一、本義:子女的孝道

  1. 字面解釋

    • 冬溫:冬天為父母溫暖被褥或居所。
    • 夏凊:夏天為父母扇涼席榻(“凊”意為涼爽)。
      源自《禮記·曲禮上》:“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2. 文化内涵
    強調子女需無微不至地照料父母,體現傳統孝道中對日常關懷的重視。如北魏《張猛龍碑》提到“冬溫夏清,曉夕承奉”。


二、引申義:環境舒適

隨着語義演變,該詞也泛指冬暖夏涼的環境或氣候。
例如陳毅在《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中寫道:“宮阙常年觀白浪,冬溫夏凊真佳況。”


三、用法與結構


“冬溫夏凊”既承載了傳統孝道文化,又擴展為對舒適環境的描述,體現了漢語詞彙的豐富性與演變性。

别人正在浏覽...

按甲寝兵本估鞭簡編攔勃豀播植布帆無恙餐腥啄腐側枝持久之計赤埴處常存照道搿地熱廢飾訃電富家诰籙國祀古文字學含真客回節諱免狐棃活生生靜業矜允烙痕老人院雷公琴曆堦嶺岫曆史唯物主義龍樓鳳阙龍辂泷濤馬壩人鳴将揊拍僑滙情虛秦豔秋音趨風三白法潸然淚下贍育燒煿少腹神榇隋苑訴説肅振陶家柳天高皇帝遠推體武達霄魚垂化屑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