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冠山戴粒的意思、冠山戴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冠山戴粒的解釋

《藝文類聚》卷九七引《符子》:“ 東海 有鼇焉,冠 蓬萊 而遊於滄海,騰躍而上則幹雲,沒而下潛於重泉。有紅蟻者聞而悅,與羣蟻相要乎海畔,欲觀鼇之行,月餘未出羣作也。數日風止,海中隱淪如岊,其高概天,或遊而西。羣蟻曰:‘彼之冠山,何異乎我之戴粒也。’”冠山喻大,戴粒喻小。比喻大小各得其宜。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冠山戴粒”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拼音與字義

2. 出處與典故

出自《藝文類聚》引用的《苻子》寓言故事:

東海巨鳌頭頂蓬萊仙山遨遊滄海,紅螞蟻見狀不以為然,認為“巨鳌頂山”與“自己頂米粒”并無區别。
故事通過對比巨鳌與螞蟻的行為,說明事物雖大小懸殊,但各適其適。

3. 基本含義

4. 結構與用法

5. 示例與延伸

該成語通過生動的寓言,傳遞了尊重差異、各安其位的哲理,適用于強調多元價值的情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冠山戴粒》的意思

《冠山戴粒》是一個成語,意思是戴在山上的帽子或者帶在果實上的小顆粒。常用來比喻獎賞或者榮譽加在了不值得的人身上,也可以形容表面光鮮而實際上毫無内涵或者價值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冠山戴粒》可以拆分為“冠”、“山”、“戴”和“粒”四個部分。

部首和筆畫如下:

- “冠”:部首為“冖”,總筆畫為5。

- “山”:部首為“山”,總筆畫為3。

- “戴”:部首為“戶”,總筆畫為5。

- “粒”:部首為“米”,總筆畫為11。

詞語來源

《冠山戴粒》最早出自《論衡·叙》這篇文章,文中寫到放在高山頂上帽子和戴在果實上的顆粒并無實際意義,隻是一個形式上的華麗裝飾。後來逐漸演變為用于比喻無價值的獎賞或者沒有内涵的事物。

繁體形式

《冠山戴粒》的繁體形式為「冠山戴粒」。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區别。對于《冠山戴粒》這個詞,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以目前的研究來看,古代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沒有太大差異。

例句

1. 他隻會吹噓高大的山,但他實際上并沒有為山做過什麼貢獻,隻是個典型的冠山戴粒。

2. 這個獎項明顯是冠山戴粒,完全沒有價值和意義。

3. 他表面上很有能力,但實際上隻是個冠山戴粒的花瓶。

組詞

冠冕堂皇、戴罪立功、千山萬水、顆粒無收、藍山咖啡

近義詞

徒有虛名、************、浮光掠影、争名奪利、華而不實

反義詞

得心應手、實至名歸、實至名歸、以卵擊石、坐享其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